青稞來源傳說 青稞藏語稱“耐”,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有關青稞的來源,在香格里拉民歌和傳說故事中這樣寫到:在很久很久以前,世間尚無青稞,人們靠吃野獸肉、野果、野草謀生,每到饑荒季節(jié),總會餓死許多人,那時候,有一只名叫“噓滴滴”的小鳥看到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連糧食也吃不上,于是,決定飛向仙界,為藏民尋找可一年四季充饑的食物。它飛呀飛,飛了十八個晝夜,終于到達了天宮,并向天神說明了來意,天神為了考驗一下“噓滴滴”鳥,就把青稞種子故意藏在石倉內,外邊由兩只獅子和兩只老虎把守。“噓滴滴”鳥不畏艱險,趁著獅子吃食、老虎打頓時,用小嘴啄了石門一個小洞,終于從石倉中啄來七粒青稞籽返回人間。第一次“噓滴滴”鳥用杜鵑木做的犁架讓馬鹿拉犁,并把兩粒青稞種子種在雪山上,結果無一收獲。第二次,“噓滴滴”鳥做了一個用柳樹做的犁架,讓金魚拉犁,兩粒青稞種子播撒在大海里,結果也無一收獲。第三次,“噓滴滴”鳥用櫟樹做了一個犁架,讓一對犏牛來拉犁,把剩下的三粒青稞種子全撒在原野上。藏歷二月下種八月青稞成熟,從此藏族人吃上了青稞,吃了上糌粑面。 青稞的播種 《隋書·附國傳》中記載:“其土高,氣候涼,多風少雨,土宜小麥青稞?!鼻囡m應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生長,青稞一般在藏歷二月下種,八月收割,因此,在糧食作物中,青稞的生長周期可能算最長。藏族人在每年的開播之前以二月初八前后為界,按照藏族歷書上所提示的提前播種或推后播種來選擇播種時間,在開播的當天,全村男女老少要穿新衣戴新帽,還要給耕牛戴上頭飾,給犁架拴上彩帶,以示開播,并祝五谷豐登。 在建塘、洋塘一帶,每塊耕地都有名稱:“湯叫”(壩外之意)、“西日姆”(有四段的地)、“康秀姆”(房子的下邊)、“畢拉姆”(關小牛的地方)、“此加性”(狗屎地)、“波主崗”(凸山上)、“電召崗”(小壩上)等等或以大小命名、或以形狀命名、或以家名命名、或以地的好壞來命名、或以房屋或其它固定性東西的前后左右來命名。人們不習慣用東西南北方位記地名,而是習慣用一塊地命名一個名稱的形式來記地名。一塊地,今年種了洋芋和蔓菁,明年就可以種青稞,這種地叫“濃性”(油地之意)。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農民,年復一年以交替的形式,在田地里播種著各種糧食作物。 很久以來,這里的藏民喜歡用“幾天”這個概念來計算土地的面積,一般來說“一天”折合現在的三畝地左右,每畝地大約種20-25市斤青稞種子。 扶犁者多為男子,而牽犁者多為婦女和小孩。播種前,扶犁者在備好的簸箕中倒上青稞,架在左腰上以五步為一個“崩那”(一丘地之意),從田地的一頭用右手邊走邊撒的形式朝前走去,每兩步撒一把青稞種子,等走到地的另一頭,再從那一頭用同樣的方式撒著過來。當撒完種子后,開始犁地。與其它藏區(qū)不同的是,建塘、洋塘一帶習慣用二牛抬杠的形式犁地。除扶犁者外,前面要有一個牽牛的人,牽牛的人一邊牽牛,一邊還要在犁溝里撒種子,當犁完一塊地后,其他人還要把田邊地角收拾一番,這塊地才算播種完畢。 犁架的制造也很講究,正像建塘、洋塘民歌中唱到的:“犁地和穿牛鼻的方法有十八種,櫟樹山上走一走,把自然成形的櫟樹砍下來,一個犁把兩個孔;紅松林里走一趟,砍來紅松做犁杠,一個犁杠兩個孔;白樺林中走一轉,砍來白樺做犁檔,一個犁檔兩個孔;楊樹林里走一遭,砍來楊樹做牛軛,一根牛軛四個孔;刺木林中走又走,刺木犁鏵很光滑,犁鏵上面一個孔;櫻木林里走一走,砍來櫻木做支撐,一塊支撐一個孔;刺柏山上走一走,刺柏彎成做鼻圈,兩個鼻圈兩個孔;青竹林里走一走,砍來竹桿做牽桿,兩根牽桿四個孔。”就這樣,從犁架的選材到安裝用的孔孔,用非常通俗易懂的唱詞表達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