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底背籃。 手工氆氌墊。 薩炯在以前用處廣泛,子女出嫁時,薩炯是上好的嫁妝,薩炯也是最好的禮品,在機械紡織品充斥的現代鄉(xiāng)村,薩炯也依然被村人視若至寶,它的生命力源自它的實用性和獨特的保暖功能和便攜功能。薩炯重量一般有2公斤左右,折疊起來可以挎在腋下帶走,它一直是牧人和外出做工者的必備品,牧人會在遷場時把薩炯當做牦牛的背墊,然后上了木鞍后再馱運東西。至今,每年采蟲草的季節(jié),村里的年輕人上山采蟲草時,薩炯依然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用具,因為它兼?zhèn)浞莱?、防雨、保暖等多種珍貴功能。在薩榮村,如今也有很多人會紡織薩炯,年輕的姑娘會在農活輕閑時,開始著手編織,又有更年輕的姑娘前來學習。魯榮老人說:“村里很多年輕姑娘愿意學做薩炯,但其它的木制家具和農具現在會制作的人越來越少,再過些年,年輕人可能連個木犁都不會制作了。” 在現在的薩榮村,看到敞亮的客廳,鏗亮的家具,以及接近于西式風格的室內設計。在對村民現有生活之便利的驚嘆之余,似乎少了些什么,作為一個生長在這里的人,對這里的一切感到陌生,找不到更多留在這里的記憶線索。在冷機器時代,很多東西不能承載太多故事,走到田間地頭,只聽到犁地機的馬達聲,聽不到農人悠揚的犁地謠,聽不到悅耳的打麥歌,聽不到…… 進步是需要代價的,在全球經濟大勢下,鄉(xiāng)村不可能一直保持簡樸的生活以供觀賞,散落四處的手工制品,在效率至上的當今鄉(xiāng)村社會里,確實不再具備可靠的現實價值,但它們也有其隱秘的文化價值,能矯正人們的一些情感缺失,也可以成為一種記憶或歷史線索。 2月24日,薩榮村的年輕人安布打電話說,他有一個小DV,想拍個關于制作水磨的紀錄片,他打算請來村里的石匠,詳細拍攝從選石料到雕鑿磨盤、制作水輪、磨軸、構架引水道等所有制作細節(jié)。薩榮村有3個水磨坊,有些磨盤已經被磨得輕薄了,再過幾年,就會斷裂?,F在每家每戶都有磨面機,但多半人家只用磨面機磨飼料,自家吃的面粉還都用水磨來磨。村人曲品說:“水磨里磨出來的味道很好,有很誘人的麥香,沒有菜也能下口,磨面機里出來的面粉,口味不好?!彼X得應該把制作水磨的技藝留下來,水磨在這個村子里永遠都不會過時。 記得在一本書里有這么一句話:“在我看來,只有個體記憶優(yōu)先于集體記憶,地方記憶優(yōu)先于國家記憶,才有可能形成一個值得信賴的集體記憶與國家記憶,而這也正是鄉(xiāng)土記憶的價值所在?!毙碌纳钫卩l(xiāng)村繼續(xù),舊的生活方式已漸漸退幕,讓我們留住些什么吧,以便記憶、反思、比較、紀念,也給自己留條精神或文化意義上的退路和選擇。(香格里拉網記者 此稱/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