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劇,顧名思義即“云南地方戲”。它以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優(yōu)美動聽的唱腔和器樂伴奏配以多姿多彩的舞臺表演,而受省內漢族和部分少數(shù)民族所喜愛。 資料顯示:滇劇的出現(xiàn),約在清朝道光年間(約1821年至1851年)。追溯歷史,遠在元、明、清三代,因開發(fā)云南邊地,加強防務,漢族“為官、為商或充綠營兵奉撥而流寓者”增多,進入云南的外省人難忘“鄉(xiāng)愁”,平日哼唱家鄉(xiāng)小曲,逢年過節(jié)演唱家鄉(xiāng)戲自娛。這些小調戲曲經(jīng)幾代傳唱,與云南當?shù)厝嗣竦纳?、語言、音樂和風俗、習慣逐漸融合,便形成了云南獨有的滇劇。 滇劇的劇目在傳承中不斷豐富,相傳有800出之多。它的唱腔也頗具特色,分“絲弦”“胡琴”“襄陽”三大類,有倒板、滾板、哀子、一字、二流、三板、飛梆子、梅花板、架橋、安慶、浪里鉆、占占子、喜今年等板眼40余種。至建國前滇劇已在全省各地普遍傳演。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滇劇有了很大的發(fā)展。1956年,云南省滇劇團首次進京公演滇劇傳統(tǒng)劇《牛皋扯旨》《借親配》,受到首都文藝界贊譽。此后,《借親配》被搬上了銀幕。1998年,根據(jù)歷史題材改編的滇劇《瘦馬御使》榮膺第七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近年上演的《白潔公主》,深受觀眾喜愛。由于新劇目不斷出現(xiàn),每次全國戲曲匯演,滇劇都受到獎勵,演員中有多人榮獲“梅花獎”, 滇劇藝術被推上了新的高峰。 滇西北雖遠離省會,高山險阻,民族眾多,然滇劇流傳已逾二百多年而久盛不衰,本文重點論述鶴慶滇劇傳承歷史及現(xiàn)狀,不是實錄,也非史志,若有謬誤,求行家正。 ▲滇劇《京娘》劇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時至今日,鶴慶無論城鎮(zhèn)鄉(xiāng)村,無論漢族白族,無論男女老幼,都喜愛滇劇,被稱為“滇戲窩子”。從前每逢年慶廟會,便有滇劇愛好者表演,有父子、兄弟、夫妻同登臺的佳話流傳至今。民國時期,鶴慶、大理已有固定的演出場地上演滇劇??谷諔?zhàn)爭時期昆明的滇劇名角栗成之、周錦堂、劉菊生專程到大理演出。滇西有名的“李文明”“來銀成”“李漢鼎”三個戲班聚集大理,更促進了滇劇在滇西北流行。抗戰(zhàn)勝利后,營利性鶴慶滇劇團、大理滇劇團(時稱“劇社”)隨之成立,演員有張艷芳、趙家壁、周利昌、杜開明等。 這一時期的滇劇除了演出傳統(tǒng)劇目“列國”“三國”“水滸”“說岳” “封神”及劍俠故事,目連鬼戲,還有根據(jù)本地神話或歷史題材、愛情故事創(chuàng)作的劇目,如《蝴蝶泉》《望夫云》《擲珠記》(別名“祖師開辟鶴慶”)《杜文秀》等。解放初期,為配合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政治運動以及宣傳“婚姻法”移風易俗,鶴慶滇劇團(時稱“同樂劇社”)從京劇移植了《仇深似?!?,連演五十多場,觀眾爆滿,反響強烈,演出獲得成功。還有《秦香蓮》《十五貫》《北京四十天》《河伯娶婦》《將相和》《棠棣之花》《木蘭從軍》《臥薪嘗膽》《九件衣》等,舞臺出現(xiàn)了嶄新的面貌。 更值得論述的是建國初期鶴慶自發(fā)組建了不少業(yè)余滇劇表演團隊,進行非營業(yè)性演出。例如城區(qū)完小教師演出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向永、任素芬二位老師主演)《黑旋風李逵》(舒自寬老師主演)轟動全縣,可與專業(yè)滇劇團相媲美。鶴慶中學由學生會組織的滇劇演唱活動一直延續(xù)到1956年。演員不僅有男生,還有女生,琴師、司鼓、化妝、布景、燈光及服裝道具全由學生擔任。在學校領導的支持和音樂教師指導下,先后排演了《中山狼》《牛郎織女》《黃泥崗》和《將相和》等幾本大戲。鶴中滇劇隊闖出了名聲,多次受邀下鄉(xiāng)為農民群眾演出,村社派人迎來送往,反映較好。這些演員畢業(yè)離校后,走上不同工作崗位,但“戲迷”本色不變,有機會就登臺亮相,或便妝,或彩妝,過足了戲癮。步入晚年,仍然以看戲、唱戲為樂事。 據(jù)鶴慶知名滇劇傳人張樹勛先生考證,滇劇在鶴慶的流傳,始于清朝道光年間,咸豐年間為定型階段。時任鶴麗鎮(zhèn)左營守備張鴻勛之子張正泰(昭通人)當了鎮(zhèn)標千總,在鶴城“日演戲劇,自為優(yōu)以取樂”,但未形成規(guī)模。迨至光緒年間,社會安定,生產(chǎn)有所發(fā)展,滇劇推向民間。每逢迎神賽會,官吏到任履職,紳商壽慶,均從內地聘來戲班演唱堂戲。清末川班“福壽班”“芙蓉班”到鶴為適應觀眾需要改演滇劇。川班解散后,著名演員年成之定居鶴慶,此人唱、做、拉、打樣樣在行,教授出著名丑角程子明,知名票友李根明、李應遠、劉炳貴等。民國時期,先后有“天慶班”“榮興班”兩大戲班到鶴慶演出,又帶出了一批本地的名角,其中“草鞋花臉”章正舉(1909—1979)名馳三迤,縣城隨之出現(xiàn)了季節(jié)性戲班。滇劇得到了長足發(fā)展。 鶴慶戲班常外出演出,所到之處還收徒傳藝輔導當?shù)氐釕驉酆谜?,遠在邊地的中甸(香格里拉)、維西先后組織了戲班。簡況如下: 民國元年(1912年),李小四帶鶴慶班到中甸演出,李小四留居中甸6年,教出“逗逗班”。后來,這批人成為當?shù)匮莩釀〉墓歉?。民國十四年?925年)在古城藏經(jīng)堂上演《彥章擺渡》,因沒有戲衣,向土司烏把總等富豪借來楚巴、上衣當龍袍、花衣用,被觀眾戲稱為“楚巴戲”。民國十九年(1930年)駐中甸鶴麗會館籌資購買了戲衣。此后滇劇票友每逢廟會節(jié)日必定組織演出。1949年中甸解放前夕,民國云南省政府為收買利用民族頭人汪學鼎,委以中甸副縣長之職??h長張祖年(劍川人)大擺酒宴慶賀,特邀汪看滇戲專場。汪不懂戲文,仍坐席賞觀,可見滇劇演出不僅在于娛樂,還產(chǎn)生了政治功能。“逗逗班”一直存在到上世紀末,名稱多次更改,最后稱“建塘鎮(zhèn)老年滇劇團”。1990年前后幾年筆者退休留居中甸,每逢滇劇演出,必去操琴伴奏?!棒[喪”清唱,從不缺席。至今想來仍覺有趣。 ▲滇劇劇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滇劇傳入維西,為與當?shù)亍按笤~戲”加以區(qū)別,稱“絲弦戲”。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楊光麟承頭請來鶴慶滇戲藝人彭向陽教出第一批學員,并在保華鎮(zhèn)(今保和鎮(zhèn))組織首場演出,為滇劇傳入之始。此后居民中逐漸有人能哼唱幾句戲詞。鄉(xiāng)紳牽頭組織業(yè)余劇團(時稱“俱樂部”),常演出折子戲。1947年,俱樂部一行二十余人遠赴德欽,與升平鎮(zhèn)玩友班同臺表演《秦香蓮》《白蛇傳》《五臺會兄》等折子戲。德欽玩友班在鶴慶籍滇戲藝人楊錫柱(商人,大面)、劉麗川(中醫(yī)、司鼓)、趙躍康(工人,大面),劉世瑜(工人,須生)等人帶動下,人數(shù)多時有二十余人,一直活動到“文革”時期。在藏族、傈僳族與漢族雜居的邊疆縣城,滇劇至今仍受當?shù)厝罕娤矏?,這與早年鶴慶滇劇藝人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言歸正傳。1950年,出身名門的楊立基(1909-1952)棄文習藝,以須生行當出名,組織票友成立“同樂劇社”在靜凡庵演出每天兩場,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被尊稱為“楊老帥”。期間還到麗江、永勝、維西、劍川、蘭坪縣表演,并在麗江與滇戲名角劉菊生、張艷芳(昆明人)同臺表演,毫不遜色。受鶴慶玩友影響,省伶張艷芳、楊惠生、白雪春、龍沛霖、饒桂宏等先后落籍鶴慶。 為加強同樂劇社管理,由縣人民政府派來干部蔣秉樞(曾任高原劇團團長)為領導。不僅表演傳統(tǒng)劇目,還編排出一些新節(jié)目。其中依據(jù)京劇《仇深似海》移植的新滇劇,深受群眾喜愛?!冻稹穭∏楸瘧K,結合當時清匪反霸運動,激發(fā)了干部群眾的階級覺悟。在麗江演出時,臺下觀眾無不傷心落淚。據(jù)聞,有一位女同志受劇情感動,拔出手槍要上臺打死“惡霸”(錢八爺),幸被勸阻,才未造成事故。 劇社下鄉(xiāng)巡回演出,每人除了三餐以外,零用費只夠洗衣理發(fā),在編的干部實行供給制,待遇并不特殊,大家自覺執(zhí)行。一路邊走邊演,從不拒絕群眾的邀請,還送戲到白依人聚居的夸萼山。行李用具隨身攜帶,卸下背子即可登臺表演。 (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