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數(shù)民族民間歌謠的內容 (一)反映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生活 1.反映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勞動生活。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都有其不同的勞動形式,這在其歌謠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錫伯族民歌“飄飄雪花如蝶飛,馳騁駿馬共撒圍。搜遍一山又一山 ,獵隊滿載凱歌歸?!狈从沉隋a伯族人民打獵的場景。 2.反映男女的愛情生活。如甘肅保安族的《大山背后山靠山》,歌唱男女追求真摯的感情的勇氣。再如流傳于廣西壯族的民歌“夜深坐灶邊,哥現(xiàn)在眼前。拿炭畫哥像,低頭細聲喊?!狈从沉诵∨拥膼蹜偾閼?。 3.反映婦女的生活。如流傳于寧夏回族的《小媳婦》,反映了舊社會回族童養(yǎng)媳的苦難生活,不但挨餓受凍,而且還要受到公婆的打罵和小叔小姑的欺凌。 4.反映百姓的凄苦生活。如寧夏回族的《拔兵小曲》,控訴國民黨反動派抓兵給人民造成的苦難。又如反映藏族人民被奴隸壓迫的歌謠:“只因唱了一首歌,脖頸上套上了枷鎖,要問歌詞是什么,枷鎖上面寫著!” (二)反映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流傳于海南黎族的《哭妻歌》,唱述了丈夫對亡妻的思念和悲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地方特色。再如流傳于內蒙蒙古族的《天鵝》,用天鵝和大雁比喻遠方的客人,表現(xiàn)蒙古族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白色的天鵝白天鵝,低飛盤旋落在蘆葦蕩。尊貴的客人從遠方來,圍坐歡飲到天亮……” (三)贊頌、猜謎以及哲理民歌 如家喻戶曉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用樸素的語言表達反身農奴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贊揚。再如流傳于內蒙古的蒙古族民歌《龍梅》,用重疊和對比的手法說明只要夫妻恩愛,日子再苦也是甜的哲理。其他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少數(shù)民族民間歌謠的藝術特色 (一)內容豐富,種類繁多 在我國,各少數(shù)民族有其不同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因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歌謠也是多種多樣的。形式上如藏族的“魯”、“協(xié)”,壯族的“歡”,布依族的“筆管歌”,瑤族的“香哩歌”,回族的“花兒”等。內容上則包括勞動歌、情歌、頌歌、哭歌等。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藝術樣式。 (二)渾然天成,樸實無華 我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歌謠大都產(chǎn)生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少數(shù)民族人民自然情感的真實流露,因此有渾然天成,樸實無華的藝術感。苗族民歌“哥一聲來妹一聲,好比先生教學生。先生教學還有本,山歌無本句句真。”贊美的就是少數(shù)民族歌謠這種真摯、渾然天成的特色。 (三)修辭手法的運用 少數(shù)民族歌謠的又一藝術特色是擅長使用賦、比、興、反復、雙關等修辭手法。這里選幾樣為代表闡釋。 賦,即平鋪直敘。如布依族民歌“苦,苦,苦,三年兩頭苦。百姓肚子空,官家米生蟲。好田無人種,白骨不勝收。”開門見山,表現(xiàn)百姓的困苦生活。 比,即比喻。如布依族民歌“隔了一天不見妹,好比吃飯斷油鹽?!庇脭嘤望}比喻男女相思情切,貼切自然。 興,即托物起興。如侗族民歌“三月里,天氣好,一對蚱蜢跳得高。布谷、布谷高聲叫,人們快播種,季節(jié)已來到。”中用蚱蜢來呼吁人們抓緊農事勞動,富有情趣。 (四)形式多樣,富有韻律 少數(shù)民族歌謠結構固定,篇幅自由。如布依族歌謠有五言體、七言體、自由體三種固定格式。但篇幅上少則十幾行,多則數(shù)千行,講求意盡為止。 其次有固定的韻律形式,使其便于流傳,富有音樂性。如壯族的“歡”喜歡押腰腳韻。 幾千年來,勤勞樸實的少數(shù)民族人民用其卓越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歌謠,為后世的歌謠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為后世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作者:賈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