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石頭砌成的世界。房屋是石板房,道路是石頭鋪,塘基是石頭砌,水渠是石頭筑,菜園的壟基是石頭壘。石門墩、石院墻、石前檐、石雞籠、石廁所、石畜圈不勝枚舉。石槽、石盆、石凳、石桌、石碾、石磨、石臼琳瑯滿目。石臺階、石板路……甚至烤茶、燒肉的用具都是用石頭制作而成。 這是一個承載滇西茶馬古道700年歷史的村莊。滇西茶馬古道是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jìn)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交通要道。路線有兩條:南線由云南的普洱—大理—麗江—中甸—察隅—波密—拉薩—日喀則、江孜、亞東、柏林山口,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北線從四川的雅安—康定—西藏昌都—尼泊爾、印度。本文所寫的石頭村,正是位于南線從普洱到大理這一條中的一個小村莊。 龍年開春,我徒步踏上了滇西茶馬古道保留得最完整的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zhèn)到塘房村這一段。沿途景色全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村莊,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我打量著古老通道,想像著當(dāng)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馬幫,浩浩蕩蕩地馱著茶葉、毛皮、藥材、核桃等山貨,唱著“……趕起百十匹馬幫(喲咳),馱上百十斤馱子(哎),翻過(哦)百十個梁子(呀),換回(喲)百十樣貨子,填飽(嗯)干癟癟的肚子(呀),狂歡一陣子(?。钡奶栕舆M(jìn)城,從一個山谷到又一個山谷,從一個村寨到又一個村寨,踏出了一條溝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換回必需的鹽巴、布匹等生活用品。從此,那些崎嶇逶迤的山道上,訴不盡馬幫的神奇;刀砍斧削的絕壁,說不完趕馬人的辛酸;不老的風(fēng)峽谷,回蕩著許多趕馬號子的豪邁和悲壯。 塘房距魯史鎮(zhèn)約6公里,沿著彎彎曲曲的古道,跟著獵奇的游人一直向上攀登,剛開始還感覺有使不完的勁,可是,不一會兒我就感覺氣喘噓噓,大腿酸痛,干脆拿著相機(jī)在路上拍起照片來。此時,一個村民趕著馬,身上扛著百十斤重的小型農(nóng)用機(jī)械,竟然在古道上健步如飛。我與他攀談古道的歷史,小伙告訴我,這段路是茶馬古道赫赫有名“九曲十八彎”,到塘房村還早著哪。隨后,他唱著“身著大地頭頂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趕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的趕馬調(diào)很快消失在古道的盡頭。 據(jù)史料記載,康熙四年(1665),云南北勝州(今麗江地區(qū)永勝縣)設(shè)立茶馬市場后,鳳慶茶葉產(chǎn)品開始流入麗江。20世紀(jì)20年代,大理喜州嚴(yán)子禎在下關(guān)建立“永昌祥”商號,開始生產(chǎn)經(jīng)營沱茶和藏銷緊茶,并在敘府(今宜賓)、重慶、漢口、上海和緬甸瓦城設(shè)立分號。而鳳慶青毛茶,是“永昌祥”沱茶產(chǎn)品必不可少的原料(當(dāng)時“永昌祥”商號所生產(chǎn)的沱茶有三個牌子:一個是本牌沱茶,重九兩二,用明前春尖制作,雙江茶占60%,鳳慶茶占40%;一個是副牌沱茶,重八兩二,鳳慶茶占60%,勐庫茶占40%;還有一個是正記牌沱茶,重八兩二,同樣是取勐庫茶香味濃郁,鳳慶茶兼?zhèn)渫庑蚊烙^之特點制成)。因此,嚴(yán)子禎于1928年在鳳慶專設(shè)“永昌祥”商號,競購鳳慶青毛茶。到20世紀(jì)30年代末,鳳慶的茶葉商號發(fā)展到20多家,從此,鳳慶茶由馬幫沿著“順下線”傾銷各地。 到達(dá)塘房村,我們的目光被石頭房屋豁然點亮,瓦是石板,墻是石墻,地是石地,石頭做成的房子里,住著終年和石頭相伴的人。石頭是塘房的財富,這里產(chǎn)的石頭像千層的油餅,用扁錘沿石角一敲,就能取下一大塊。一層一層的石板,像一本厚厚的書,層次之間毫不粘連,只要你樂意,就可以隨意地翻閱。村民們建房就地取石,不做任何二次加工,沒有污染,無需能源。石材是天然具備的,木材是自然生長的,粘接的材料無需運輸。墻是石頭砌的,支離的碎石平面往外地塊塊砌起,不用半點沙灰水泥粘合。石墻的頂上,再架木椽,木椽的上面,再鋪石板。石板從檐口鋪起,塊塊疊壓,至脊而收。石材的地基,石材的墻體,石材的屋面,天然的材料,被塘房村人巧妙利用,筑屋造房,建宅修舍。村里的老人說,這樣獨特的石板房,雨季,屋頂石板遮擋,水不入室。晴天,滿室潮氣蒸發(fā),沿縫隙罅漏四散飄逸,室內(nèi)很快又可干爽如初,居住于內(nèi),冬暖夏涼。 石頭壘成的房子畢竟不能建得太高大。在村里,幾乎每間屋子都一般大小,而且結(jié)構(gòu)也基本相同。屋子都不高,高一點的人走進(jìn)屋門,可能還得稍微低下頭。并且,每間屋子里都沒有一扇窗戶,只有一個天井,是屋子采光的重要途徑。 村民搭建的石屋,大多是隨意而為,有的石塊橫著疊砌,有的斜著堆砌,大石塊和大石塊之間用小石塊補(bǔ)縫加固,連木質(zhì)的梁柱也特別講究自然,用在石屋里還是保持原來的形狀,沒有刻意修整過。使得塘房村的石屋顯得更加硬朗,看上去厚實凝重,極具質(zhì)樸之感。 走進(jìn)一戶人家,里面別有洞天,大大的天井里,有石頭砌的豬圈、雞窩,院里有長石頭條搭的凳子,地面是用薄石條鋪成。豬圈里喂豬的槽子是石鑿的,洗衣服的搓板是石板做成的,搗蒜用的也是石錘、石臼。小院里香椿、月季花、木槿花香味彌漫。 主人家在辦喜事,幾個小伙正往青石板上放肉,我們一問,才知道要做塘房特色菜——青石板烤肉。石板能烤肉?我有點不相信,因為石板遇火加熱會炸裂,怎么能把肉烤熟?帶著好奇,我到了烤肉的廚房要一睹石板烤肉的真面目。幾個燒得火苗通紅的炭火盆并排支在廚房里,炭火上有一塊石板搭在上面,另一塊一摸一樣的石板壓在烤肉上,打開上面的石板,果然里面夾著豬肉在烤。這種石板烤肉就是用新鮮的豬肉直接放在石板上烤成的,工藝很簡單,石板烤出的肉外觀看焦黃焦黃的,讓人垂涎欲滴。割下一塊來,嚼在嘴里,味道既香又脆,不像直接在炭火上烤出的肉有煙熏火燎的味道,也許,這是人們愛吃塘房烤肉的真正原因。 石水缸是塘房人家的必需品,每家每戶都有,這家家必備的石水缸,樣式并不統(tǒng)一,有的能裝十多擔(dān)水,有的只能裝兩三擔(dān)水。形狀上,正方形、長方形居多,當(dāng)然也有正六邊形等。水是從屋后的老林里用水井槽引來的,水井槽用龍竹或整棵的圓木挖成,涓涓的山泉沿著高高低低的水井槽,翻過一個又一個山坡,把塘房人家的石水缸裝得滿滿的,做飯、洗菜時就舀水缸里的水用。 村里的老人說,石水缸裝的水清涼冰爽,我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一氣喝下,那沁人心脾的清涼和痛快深入五臟六腑。 走在村里石頭鋪成的小道上,不知是否因為經(jīng)年累月的緣故,高高低低的石頭路也不覺得崎嶇。猶如走進(jìn)了時光隧道,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外桃源。 據(jù)史料記載,1693年農(nóng)歷八月十四,徐霞客從保山市昌寧縣進(jìn)入鳳慶縣城,與前往下關(guān)的馬幫一道走上了茶馬古道,乘竹筏渡過瀾滄江,翻越騾馬萎坡來到塘房村歇腳。據(jù)傳,一老者還用石板烤茶熱情招待了這位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我們有幸在另一戶人家品嘗到了青石板烤茶。青石板烤茶是塘房村人的一種獨特飲茶方式。石板是薄片青石,質(zhì)地細(xì)膩而均勻,似乎不容易找。在溫火上預(yù)熱十多分鐘后,石板都有些燙手了。主人從竹筒里取出幾小撮早已準(zhǔn)備好的曬青茶。這可是開春第一尖春茶揉制的呢,據(jù)說是專門款待第一位踏春而至的客人。誘人的茶在青色的石板上歡快地翻滾著,烤茶最講究火候,幾個來回葉色漸漸由棕黃色變成棕褐色,整個院子也已經(jīng)是茶香漫溢了。將烤好的茶葉收入備好的竹筒,所有的茶具都是竹制的,據(jù)說這樣茶才更香。 茶葉在水中沸騰的一刻,香氣彌漫。主人將茶壺蓋子一扣,再用沸水澆注壺身,接著將竹制的茶杯翻轉(zhuǎn)用水洗凈,片刻之后,青透的茶水一一流入竹杯。一切流暢得讓我有些眼花,一晃神,香茶已在眼前,我趕緊雙手接過,低頭一品。真可謂“石屋忘言對此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鳥鳴片影斜?!?/p> 老人們說,塘房是一個被茶香侵泡的村莊,當(dāng)年茶馬古道最盛的時候,每天來往的人像排隊一樣的經(jīng)過。據(jù)《滇南新語》記載,在明代,鳳慶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閣茶,色、香、味可與龍井茶媲美。有了這樣的好茶,清乾隆26年(1761年)順寧知府劉靖督土民修建青龍橋于鎮(zhèn)南金馬明子山腳下的瀾滄江上,走過瀾滄江過金馬翻越黑山門,就到糖房。青龍橋連通的茶馬古道上茶事不斷,鳳慶茶源源不斷進(jìn)入內(nèi)地、上貢朝廷、遠(yuǎn)銷東南亞,茶葉也成為鳳慶人的“綠色銀行”。每逢街天,悠長的山街成了各種茶葉交易的場所,那葉形平肥的“尖山云霧”、條索分明的“太華茶”、細(xì)潤色正的“銀毫”、秀美質(zhì)佳的“特級功夫茶”……各色茶葉擺滿悠長的街巷,濃郁的茶香令人心曠神怡。在茶市上,隨便坐下與茶農(nóng)閑話家常,都能拉出一大堆茶詩、茶經(jīng)、茶文、茶德等等話題來。彼此興致濃了,甚至?xí)速I賣之事,沉浸在茶話之中。真可謂“茶中日月長,茶話情根深”。 或許正是受鳳慶悠久的種茶、制茶歷史熏陶的緣故,在塘房村,人們從茶園采回鮮嫩的茶葉,洗凈晾干后用手揉軟搓細(xì),放進(jìn)一只大碗中,再加上柑橘葉、酸竹筍、大蒜、辣椒、鹽巴等佐料拌和,就成為一碗“涼拌茶”。這種茶,滋味變化多端,苦中透出暗暗鮮香,是下飯的好涼菜。有的則把采來的新鮮茶芽放進(jìn)小缸里,撒上鹽巴拌勻,層層壓緊,腌制幾個月后,拌上佐料,也是開胃佐餐的好菜。當(dāng)然也有三五人相聚一起,持一杯茶香,懷一份閑情,細(xì)細(xì)品茗,漸漸境寧心凈,在幽香芬芳中滌盡俗塵,享人生之無窮真趣。 塘房村子偏僻,但這里生產(chǎn)的茶味道好,香氣濃,那香氣,據(jù)說,在村莊山頂?shù)暮谏介T都可以聞到。塘房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制茶,能不香么?何況,四周都是茶山,即使沒有烘焙茶葉,村子也被茶山的陣陣清香氤氳著。何況,村里的人家都愛喝茶,日泡茶夜泡茶,茶湯的香氣不時騰挪著。 特別是清明時節(jié),村子里的人都要分撿茶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一個個手指靈活,動作麻利。面對竹蔑盤里堆著的待分撿的茶葉,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人,也變得輕柔靈巧起來。茶對塘房人受益最深,塘房人對茶的感恩也最重。茶祥和的性味熔鑄成了塘房人淡泊名志的個性,他們不驕不燥,安于現(xiàn)狀,默守著“明窗凈幾安居好,清茶淡飯滋味長”的格言,一生一世耕作于茶園之中。許多年來,塘房的這種個性,就像蘇轍在《茶詩》中所寫的一樣:“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他們的個性已與茶的風(fēng)格無異。他們把功夫全花在茶上,制作出名揚中外的好茶,不斷豐厚著茶文化的底蘊內(nèi)涵。 1927年,我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艾蕪南行時,也是與馬幫結(jié)伴,經(jīng)過云南驛、順寧、塘房、魯史、保山等地到達(dá)緬甸的??谷諔?zhàn)爭期間,魯史至順寧驛道還一度成為抗戰(zhàn)軍需物資的重要供給線,大量的軍用民用物資都從這里進(jìn)出……由于塘房交通位置的重要,直至民國時期始終是中外客商匯聚的繁華村莊。 1938年秋,中國原有的紅茶產(chǎn)區(qū)在日軍侵華過程中淪陷,紅茶作為重要戰(zhàn)略出口物資貨源斷絕,為換取外匯,支援抗戰(zhàn)軍需,中國茶葉貿(mào)易股份公司派著名茶葉專家馮紹裘到云南開辟新的紅茶生產(chǎn)基地。多方考察后,馮紹裘終在鳳慶覓得制作上乘紅茶的鮮葉,著手試制屬于云南的紅茶并一舉成功,定名為“滇紅”。首批“滇紅”通過鳳慶、塘房、魯史古道、祥云,從滇緬公路運到昆明,再裝進(jìn)木箱鋁罐,轉(zhuǎn)運香港出口,轉(zhuǎn)銷倫敦,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價格售出,立即引起世界茶界的轟動。魯史古道也成為那段日子唯一馱運過紅茶的茶馬古道。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過無數(shù)“滇紅人”的辛勤努力,“滇紅”得以發(fā)揚光大。滇紅出品的“滇紅特級工夫茶”在1958年被認(rèn)定為國家外事禮茶,1986年云南省省長和志強(qiáng)將其作為國禮贈送來華訪問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96年,為了做強(qiáng)做大“滇紅”,云南省鳳慶茶廠整體改制為云南滇紅集團(tuán)股份有限公司,繼續(xù)承擔(dān)起傳承“滇紅”的歷史重任。從此,香高味純,形美色艷,品質(zhì)獨特的滇紅茶與印度、斯里蘭卡紅茶相媲美,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名茶。 走出塘房村,尋一處墻邊的石凳歇歇腳,摘一束在石縫中長出的野花聞聞香,看屋前公雞昂首闊步踱過石頭的街道。夕陽西下,身邊和腳下的石塊靜靜地閃爍著歲月的印痕,散發(fā)著石頭的光芒。那些深深淺淺的印記,明明暗暗的滄桑,那是一種無言的石頭歷史,更是一種特有的村落文化,塘房以特有的魅力,支撐起了滇西茶馬古道數(shù)百年的歷史,這是一條輝煌的道路,這是一部生活的歷史書籍,無論什么時候,都永遠(yuǎn)值得我們用心去閱讀,永遠(yuǎn)值得我們用步伐去丈量。(莊文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