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山。 景區(qū)入口。 景區(qū)漂流。 很久前就想去巴拉格宗景區(qū)游賞,由于工作繁忙沒能成行,今年的國慶大假很榮幸休到假,帶著從大理回來的妹妹一家和幾位親人一同游覽巴拉格宗景區(qū),并到達海拔4250米的天然佛塔山下。 10月2日9:50,我們一行人自駕車從香格里拉市區(qū)出發(fā),10:30進入景區(qū),看到正在建設中的酒店,規(guī)模宏大,猜測著這酒店應該有上百個標間,探討著這酒店開業(yè)后,會不會有那么多客人入???妹妹說:“現(xiàn)在的城里人,還是很喜歡住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體驗和親近自然?!苯惴騽t非常欣賞連接酒店的石拱橋,他說:“這橋很有特色,現(xiàn)在新建的橋大多是鋼筋水泥吊橋,石拱橋已經(jīng)很少啦?!?/p> 沿途邊賞景邊拍照,到了中途的牧場,由于姐姐高原反應和暈車,我愛人想返回,但我們其余人都想領略登高遠望的快感,商量后,大家一致同意繼續(xù)前行,這時剛好有一輛車從山頂下來,我們就去詢問:“山頂?shù)娘L景好嗎?還有多長時間的路程?”對方友好的回答我們:“大概需要半小時的車程,上面的風景很好,值得一去。”于是我們繼續(xù)沿著蜿蜒盤旋的公路驅車前行,20多分鐘后,到達海拔4250米的香巴拉佛塔山石碑處,抬頭仰視,一個天然的大佛塔佇立在天地之間,栩栩如生。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更加高大偉岸,令人不得不欽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一刻,我們沉醉在對自然風光的享受中,不停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忘卻了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個旅游景點,而是一座亙古了千年的神山。 駐足在海拔4250多米的佛塔山下,看著白云急速地變換著模樣,聽五彩的經(jīng)幡在風中啪啪作響,我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拍攝留影。也許帶走的照片并不能完全記錄自然給我們每個人留下的印象,蒼穹之下,目光所及,涵蓋了山谷的寬廣、威嚴與靜寂。那種厚重是神山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釋放給有心人的禮物。妹妹說:“我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看到高山,這佛塔山這么生動形象,如果這些山上有積雪覆蓋那該多美呀!” 姐姐說:“這是我到達的海拔最高處,只有到了山頂才能領略最美的風景,雖然暈車還有高原反應,但看到這么美的風景很值?!?/p> 兩位駕車人特意跟自己的愛車與佛塔山合影,期望佛塔山保佑行車平安! 在山頂逗留一段時間后,我們返程,回到“千年古村巴拉村”停車場,見到景區(qū)大巴車,滿載乘客到來,在導游的帶領下,游客到觀景點遠觀佛塔山,拍攝留影,到村民家里參觀體驗藏民生活,然后就要返回中途走棧道,嘗試漂流,而我們慶幸自己能夠到達佛塔山近前一睹芳容。 在巴拉村稍事停留后,我們沿著盤山公路到達中途的棧道,在河道峭壁上建立的3500米的棧道上行走,不時能見到“注意碰頭”、“落石路段請勿逗留拍照”等警示牌。來往的游客,大家相互謙讓,有的在中途的坐凳上休息,還有景區(qū)清潔工人在分類收集垃圾。見到一艘艘橡皮船滿載乘客漂流而下。俯瞰水面,見到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嬉戲、覓食。到了棧道盡頭,有幾間小木屋,有人售票、有景區(qū)管理員在執(zhí)勤,小沙灘上有人在用機器為橡皮船充氣。 走近河邊,清澈見底的水里,有成百上千的魚兒。我們近前拍照、講話,也沒有把魚兒嚇跑。而家鄉(xiāng)小河里能見到小魚已經(jīng)成為我兒時的記憶。記得小學時,爸爸常常在暑假里,帶我們在小維西河與瀾滄江交界處,用人工分流的方式,把河水引入小溝,用竹簍接著,再讓我們翻動河里的石頭驅趕魚兒,我們每次都會捕到一些三、四兩重的魚兒,回家經(jīng)過母親的烹飪,晚上全家人圍坐飯桌,喝到噴香的魚湯,那真是一種幸福的味道。后來,由于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生態(tài)破壞,在我們的村的河里和瀾滄江里很難見到魚影。 巴拉格宗一游,欣賞到崗曲河里能有這么多的魚,讓我感慨良多。藏區(qū)的東旺河、洛吉河、格咱河如今能有這么多河魚,這源于當?shù)夭孛駥ψ匀坏木次贰ι鷳B(tài)的保護和良好的生活習性,才能保持這么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么好的水質,才能讓魚兒在水中自由生存繁衍。 我們了解到漂流票需每人120元,感覺有點小貴,咨詢到很安全,孩子表示能自己參與漂流,于是給幾個孩子賣票,看著船漂走,我們徒步返回停車場。路上我們遇見幾個船工扛著放完氣的船和一串串的安全防護服走回漂流起點,一個個汗流浹背,想想這些景區(qū)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每天要在這條棧道上來來回回走那么多趟,漂流途中還要承擔風險,感覺其實這票也不算貴。 18點多,我們回到市區(qū),一起去吃牦?;疱?。 在此行之前,我就對這深谷清幽、碧波懷抱、叢林密布、峭壁高聳的風景有著難以言狀的向往。一路上茂密的叢林,已經(jīng)向我們展現(xiàn)了秋天的多彩,車窗外高聳突兀的山崖和那些峭壁上生長的各種樹木,讓我們每個人都從心底生出了希望與剛強,忘記了煩惱與恐懼。 (香格里拉網(wǎng)記者 施學群/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