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振鵬繪《龍池競渡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年間徐揚繪《端陽故事圖冊之采藥草》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李昭道繪《龍舟競渡圖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薛芮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漁家傲》中曾有著這樣的描寫:“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碧菩诶盥』凇抖宋缛钛缛撼继降蒙褡帧分幸苍鴮懙溃骸八臅r花競巧,九子粽爭新?!倍宋缡菢O具中華文明風韻及氣節(ji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舊時諸多文人墨客都以端午為題,留下無數詩詞名篇。 端午風物習俗更是數不勝數。大江南北,騎馬射柳,龍舟競渡,粽香十里。老北京人喜歡把端午稱為“五月節(jié)”,飲雄黃、吃五毒餅、掛艾葉菖蒲,而南方民間則盛行鑄陽燧、沐蘭湯、采百草…… 壹 古韻傳承 中華風骨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古漢語中“端”有開頭、初始的意義,“端五”即“初五”,而按照天文歷法來講,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即與“端午”同義。大多觀點認為,對于端午的最早記敘是始于西晉時周處所編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中:“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痹诋敶钪校糠甓宋鐚⒅?,親朋同事間大多會用端午“安康”來對彼此送出祝福,而非用其他佳節(jié)時常說的祝君“快樂”,這一禮俗習慣是源于端午節(jié)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相傳,屈原在戰(zhàn)國末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亡,后人便將五月初五這一日用來紀念屈原。 對屈原的紀念固然是端午節(jié)慶的主題之一,但事實上,端午蘊含著我國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考證也并不惟一,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學等多方面內容。 除了屈原之外,端午節(jié)也與許多具有中華民族氣節(jié)的歷史人物有關。例如,相傳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為濤神,后世人便在端午哀而祭之,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中就有說到,逢年農歷五月初五,浙江上虞百姓要迎濤而上,迎接“伍君”。 不過,《曹娥碑》中也有著另一段于端午的典故,是說少女曹娥的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令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號哭了十七天之久,之后亦在五月五日投江,于五日后竟抱出了父尸,感動于世,因此后人便在端午日紀念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此外,端午也與春秋名賢介子推有關。東漢蔡邑在《琴操》中提到,先賢介子推亡于五月初五,晉文公下令在這一日不可生火煮飯,百姓們便提前準備好粽子等寒食,因此有了端午紀念介子推之說。當然,“寒食禁火”的習俗流傳下來,也令人們對介子推的紀念成為寒食節(jié)的起源。 另一方面,端午的起源也與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的演變有關。古時人們極其推崇天象崇拜,據《春秋命歷序》記載,“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上古時代定天象劃“二十八宿”, 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各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易經·乾卦》稱其為“飛龍在天”,是為大吉大利之象,因此有說法稱古人在仲夏端午舉行盛大圖騰祭祀,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而關于“祭龍”實則也有另一典故,是說在古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蛟龍被認為是水中的主宰生靈,蛟龍作祟便是江河湖泊種種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因此南方百姓會選擇五月初五向水中的蛟龍獻祭,祈求在即將到來的盛夏免去水患之災。 此外,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的《風俗通義》以及范曄編撰的《后漢書》中都有著關于端午“惡日禁忌說”的記載,也即是說五月初五被認為是不吉的惡月、惡日,因此要在端午節(jié)飲雄黃酒以驅邪避害等等。而在西漢禮學家戴圣編撰的《禮記》中,端午也與周代“蓄蘭沐浴”有關,是指古人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記錄古代楚地歲時節(jié)令風物故事的《荊楚歲時記》中也有提道:“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 貳 粽香千里 龍舟競渡 從古至今,中國大江南北與端午有關的民俗風物眾多,其中最為多見的便是吃粽子、賽龍舟。 古時的粽子也稱“角黍”或“菰(gū)黍”,有仲夏端午烹角黍之說,正如《風土記》中的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初五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痹谖鲿x時期,江南地區(qū)的百姓已經普遍用菰葉裹黍米來做粽子食用。從南北朝至唐宋再至元明時期,粽子的餡料多種多樣,既有板栗、紅棗、赤豆,也有加入了果品的“蜜餞粽”等等,如蘇東坡就有詩云:“不獨盤中見盧橘,時于粽里見楊梅?!倍斀竦聂兆佣喾譃樘痿蘸拖挑諆纱箢?,在地域上常有“南甜北咸”之說。 關于端午食粽的典故,據古籍《荊楚歲時記》和《太平寰宇記》的記載來看,南方氣候溫潤盛產稻米,因此百姓喜用稻米和植物葉子做成粽子,作為端午節(jié)祭祀蛟龍的祭品。而在南梁吳均的志怪小說集《續(xù)齊諧記》中,粽子則是人們用竹筒裝米制成,投入水中來為屈原祭祀。不管傳說如何,歷代眾多文人都曾揮灑筆墨書寫粽子。陸游在《乙卯重五》中云:“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白居易在《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中描寫:“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而晏殊在《端午詞·御閣·九子粽新傳楚俗》中也提道:“九子粽新傳楚俗,赤靈符驗出仙方”。 “龍舟競渡”同樣是最被人們熟知的端午傳統(tǒng)民俗,在南方沿海一帶尤為盛行。據記載,“龍舟”一詞最早見于西周歷史典籍《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事實上,在屈原的《九歌·湘君》也有著關于“龍舟”風物的體現,詩曰:“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其中的“飛龍”被不少當代學者認為即是龍舟。龍舟競渡的習俗與古越人(先秦古籍中指長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區(qū)人民)對龍圖騰的原始信仰有關,《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fā)、文其身,以象龍子……”《淮南子》中也記載著:“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惫旁饺瞬粌H“斷發(fā)文身”以“像龍子”,而且也會在逢年端午這一天,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伴著擊鼓聲在水面上競渡,以祭龍神。 古人對端午競渡的描摹與抒情亦數不勝數。劉禹錫曾作《競渡曲》來記敘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稱“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唐代張建封也作《競渡歌》,詩中道:“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宋代黃裳的《減字木蘭花·競渡》中描寫道:“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其《喜遷鶯·端午泛湖》中亦寫道:“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fā)”;明代邊貢的《午日觀競渡》云:“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叁 天南地北 風俗各異 除了食粽與賽龍舟外,中華大地上還有許多南北各異的端午風物。 舊時北方民間多以五月初五為“惡月惡日”,所謂惡月,主要是指農歷五月為仲夏疫病流行的季節(jié),而“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更會集中于五月初五這一“兇”日,因而老百姓紛紛會在端午節(jié)求平安、避五毒。“五毒”通常被認為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蛤蟆,在端午節(jié),小兒要穿“五毒衣”、房間要貼“五毒圖”并用針刺之,以表示對健康的祈求和對瘟疫毒害的祛除。部分地區(qū)也會在端午時用雄黃涂抹小兒額頭以驅避毒蟲,山西《河曲縣志》中就有這“畫額”習俗的記載:“端午,飲雄黃酒,用涂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插艾葉菖蒲也是自古時起就在北方地區(qū)廣為流行的端午風俗?!肚G楚歲時記》中提道,“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艾草、菖蒲不僅能驅蚊蠅蟲蟻、提神通竅,還被古人認為是趨利避害之物,《風土志》就有類似的記載,稱“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唐代殷堯藩在《七律·端午》中云:“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寫道:“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宋末三杰”的文天祥也在《端午即事》中吟:“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再看南方,沿海一帶有著以鏡辟邪的“鑄陽燧”的習俗,東漢王充的《論衡》中記載:“陽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這是說午月午日午時的三重之火陽氣極盛,對熔金鑄鏡而言可謂是最佳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辟邪的文化意義。而古人認為五月有五毒,端午正是草木中藥性最強的時節(jié),因此南方多地都有著端午“采百草”的習俗,清代道光年間蘇州文士顧祿所著的《清嘉錄》中就記載道:“采百草之可療疾者,留以供藥餌,俗稱草頭方”。 另外,端午“沐蘭湯”的習俗也廣見于南方民間,早在西漢末年的《大戴禮記》中就有關于用菊科的佩蘭或草藥煎水沐浴的記載,《歲時廣記》卷二十二的“采雜藥”也有引《荊楚歲時記》佚文,稱“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也正如蘇軾在《浣溪沙·端午》中所云,“輕汁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p> 縱觀歷史,種種端午風物代代傳承,古韻悠長,實為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