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雙星相會之日,這是我國第一個星的故事,亦稱雙星節(jié)。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有了關(guān)于織女牛郎故事的最初記載。 《詩經(jīng)·小雅·大東》記載:“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政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边@段文字的意思是:天空的一角有銀河,河水若鏡閃閃發(fā)光,監(jiān)察大地迷蒙,終有孔明之光,別人家織女雖跋扈卻勇敢。在相約日移步顧盼七次。雖然不能紡織出布匹了,看那通情的牽牛,可也不愿駕車離去。 《詩經(jīng)》中這段文字用擬人化的藝術(shù)手法將天河、織女、牽牛進行了情感化的塑造,開啟了我國古典文學(xué)中牛女故事的先河之筆。雖然時并無七夕渡河的記載,但到了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fēng)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dāng)渡河,使鵲為橋”。 七夕成為節(jié)日以及在這天要做酒曲和曬衣服的習(xí)慣,相傳始于漢代。在漢代,民間對牽牛星和織女星已非常崇拜,劉邦定都長安時,還把牽牛星和織女星的石人塑像建在了宮苑中。班固的《西都賦》記載:“集乎豫章之宇,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云漢之無涯”。東漢中期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說:“七月七日作麴,合藍丸及蜀漆丸,暴經(jīng)書及衣裳?!濒鸺词蔷魄?,曬衣服是因天氣變冷,單衣將要收起。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xí)之。” 由此可見,穿七孔針以及女人們斗巧等,是從漢代開始形成的傳統(tǒng),至今的有些地方依然保留。 到漢代末年,人們已經(jīng)把織女和牽牛看成一對情人了?!豆旁娛攀住分袑懙溃骸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到了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云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纴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zé)歸河?xùn)|,一年一度相會?!边@可能就是牛郎織女最早成型的故事。 其實,古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民間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科舉制度下,那些中了狀元的人叫“大魁天下士”,于是,讀書人又把七夕叫“魁星節(jié)”。在這個日子,鄉(xiāng)民們家里會擺上香案,供奉著織女和魁星,女人拜織女,叫乞巧。男人拜魁星,乞求功名。在這天,讀書人還喜歡將自己的書拿出來曬,故又叫“曬書節(jié)”。 時至今日,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已是家喻戶曉,甚至統(tǒng)遍世界各國,故,七夕又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國務(wù)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文/楊進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