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年的一天,我陪同幾個遠道而來的朋友去了一趟普達措國家公園,那是我的母親年輕時工作的地方。那時候她在中甸縣四村當老師,出生在干部家庭的她,總是沿著那條最初的砂石路,一步一步丈量著為人師表的光榮。 當時的路很遠,冬天的路上總是彌漫著灰塵,母親每次回家,仿佛都是一次旅程。路上沒有車,她只能步行。偶爾運氣好的時候,遇到村里進城的拖拉機,回家就會變得異常美好。自行車在那個年代是很奢侈的東西,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還限量供應。 這一切我都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母親工作過的地方在我二十七年的生命里,我只去過寥寥幾次。上一次去還是在二零零一年。我們班去郊游,承包了一輛車,在晨曦中出發(fā),似乎很久才到。記憶總是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模糊不清的。 對于我而言,十年前的舊時光中,我總是在無數(shù)早霧和星光下一腳深一腳淺地走在這條路上,最初的向陽路就像魯迅在《故鄉(xiāng)》里說的那樣:“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彼⒉皇且婚_始就在那里,而是被人們走出來的。舊時光中,這條路沒有路燈,沒有路基,什么也沒有,在雨季會變成一條泥塘,就像十八世紀的英國倫敦一樣。在冬季,就像北極圈的兩側(cè),圈那邊是冰,圈這邊是凍土。 如果說記憶是一個時光機,走過向陽路的盡頭,在今天的香巴拉大道下,呈現(xiàn)的則是另外一個舊時光。很多年前,這里僅僅是一片巨大的沼澤,沼澤里擁有無數(shù)的蟲豸或是小魚,偶爾還能見到野鴨子從這里飛過。在無數(shù)個泥淖之間,附近的居民們用木板搭起了一座橋梁,很多同學在這座簡易的橋梁上走過了他們的少年和青年。 時光機的另外一頭通往了城市的出口,那些記憶就像一張張幻燈片。在那些往事凝結成的膠片里,我坐在夜班車上,洶涌澎湃的金沙江在我們腳底下流過,高大的橫斷山脈卻在我們心里留下巨大的陰影。于是在每一次回家過程中我總是祈禱著路變好一點,再變好一點,事實上如我所愿,隧道和高架橋逐漸修起來了,陰影散開了,遠方和旅途成為了一件愜意的事情。 這一些回憶似乎印證著我的家族是一個血里有風的家族,在很早以前祖輩們的足跡沿著迤邐的青山盤繞蜿蜒,往返在滇川藏之間,行進在茶馬古道的路上。在這些路上他們磨破了多少次老繭,上演過多少生命悲歌。 一條條路,經(jīng)歷了社會的變遷,見證了歷史的巨變。對我來說,他們不止像蜘蛛網(wǎng)一樣聯(lián)系著我們的血脈,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顯得彌足珍貴,更是一條條承載著我們的幸福、希望、快樂、陽光的康莊大道。(李云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