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斯納尼瑪說:“我們這里是茶馬古道必經之地,這條古道是藏族、漢族、納西族、白族一起開辟出來的,如果沒有民族間的緊密團結,能開出這樣的一條道路嗎?” 參觀完黨群活動室,跟著江初去了他家。他家大門門框是藏式的,門頭卻是白族式的?,F(xiàn)在藏漢白融合的民居在德欽屢見不鮮了,多是因為戶主請了白族或者漢族建筑工人修建房子,工人們在藏式建筑中加進了自己民族的建筑樣式。進到院中,鋪了甬道,兩邊修了對稱排列的三組圍塘,栽著辣椒、蔥、白菜、番茄等蔬菜。正前方是廚房兼客廳,左手邊是一棟面闊四間的兩層樓房。 江初一家六口,他是從西藏察瓦龍入贅過來的。二女婿楊海辭是大理鶴慶縣的白族,楊海辭今年36歲,2004年瑞瓦村民小組修建飲水管道,施工隊請他來擔任技術員。江初的二女兒丹錯卓瑪在工地上打工,給工人們做飯,兩個年輕人一見傾心,就在這一年,楊海辭入贅到丹錯卓瑪家當了上門女婿。村民們對楊海辭交口稱贊,說他勤勞、肯吃苦、頭腦靈活、為人親善。江初家原來比較窮,自從楊海辭上門之后,家庭境況很快有了改觀,現(xiàn)在已經成了村里較富裕之家。 目前,楊海辭在德欽縣城開了“德欽新時代家政公司”和“德欽新逸裝飾裝修公司”,在縣城買了房子,在香格里拉、麗江也購置了房產,在大理還買了鋪面,丹錯卓瑪也在德欽縣城開了服裝店。 平時兩口子用藏語交談,很難相信這是一個白族人。楊海辭說,除了“當協(xié)”(藏族傳統(tǒng)祝福詞)還不能完全聽懂外,日常用語都是講藏語,兩個孩子也是,平常從小學說的都是藏語?!爸v藏話,和家人還有當地人溝通交流方便?!?/p> 楊海辭在話語中對岳父岳母深懷感激,他說:“爸爸媽媽對我很好,有時我兩口子因為一些事情爭吵,明明是我錯了,不占理,他們還是向著我,我知道,他們不是在護短,而是在愛護我,想到這些,我心里很慚愧?!?/p> 丹錯卓瑪心里也很坦然,她說:“當時內心覺得很委屈,覺得父母不公平不公正,明明是他錯了,還護著他,但是,爸爸媽媽過后會對我說,做人要有寬容之心,要學會諒解別人的錯誤,這樣兩口子才能和和氣氣,一家人才能和和睦睦。通過爸爸媽媽這么一說,我覺得也對,他大老遠來到這山上做女婿,做這個家的頂梁柱,實在不容易,我應該多體諒他?!?/p> 有一種現(xiàn)象還困擾著楊海辭,就是這里的村民愿意學建筑活兒的很少,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手藝,人可以從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中解脫出來,況且這門手藝收入還挺可觀。于是他暗下決心“得好好引導引導,把觀念轉變過來。” 在瑞瓦村民小組,像楊海辭一樣的大理鶴慶白族上門女婿還有7個。在縣民族文化工作隊工作的古牧次里也娶了一位大理的漢族妻子,在縣城開手機店。有人同村民開玩笑說,瑞瓦村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藏族村了,可以改名叫瑞瓦鶴慶村了,村民們便開懷大笑著回答說:“是嘍是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