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仁柔性懸索汽車吊橋。 閑置的溜索。 橫跨江面的吊橋將兩個村莊連接了起來。 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奪通村委會子仁村民小組和香格里拉市尼西鄉(xiāng)布卡村民小組,是千百年來隔江相望的兩個村,那條日夜奔騰的金沙江,隔出了兩岸親人深深的心酸和無奈。 從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伏龍橋順江而下,沿著通村公路行進,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是奪通村委會子仁村民小組,這里居住著27戶165人,均為藏族。億萬年前,這里的大山被地質運動分割成兩半,東西相望,金沙江在干熱河谷中浩蕩奔流。金沙江的西側,屬于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奪通村委會子仁村民小組,東邊為香格里拉市尼西鄉(xiāng)布卡村民小組。 最初,這里的人們隔岸相望卻無法相逢。每年春節(jié),年輕的男女們隔著江水跳起情舞,歌喉里滿是唱不完、道不盡的相思。后來有了伏龍橋,人們便翻山越嶺沿江而上,花整整一天的時間過橋碰頭。再到后來,人們依靠橡皮船、溜索過江……一段段難忘的歲月,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也就隨著祖祖輩輩的汗水和淚水流傳至今。 山路彎彎,是繞不完的鄉(xiāng)愁 50年前,18歲的央吉離開故鄉(xiāng)子仁嫁到江對岸的布卡村,因為一江之隔,走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長長的送親隊伍沿著金沙江畔蜿蜒崎嶇的山路逆流而上,經伏龍橋過江,再從對岸順流而下,才能到達隔江相望的布卡村。 送親隊從日出走到日落,央吉的阿媽含著淚水伸長了脖子頻頻從二樓的窗子里望著江對岸的村莊,直到迎親隊伍的情舞調和著金沙江滔滔的水流聲從對岸傳來。 從此,央吉和阿媽隔岸相望,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面。每天傍晚,央吉總是趕著羊群到金沙江邊飲水,望著對岸的故鄉(xiāng),她的山歌里唱著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江水呀你匆匆流到哪里去,為何不見你回頭望望故鄉(xiāng)?彩虹啊請你為我架座橋,讓我回到阿媽的懷里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湍急的金沙江日夜奔流著,轉眼間央吉自己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可江對岸的阿媽卻越來越老了。 那年盛夏,金沙江沿岸天氣異常燥熱,夏蟬從早到晚聒噪個不停,央吉的阿媽重病不起已經有十幾日了,她每次都要沿江繞路過伏龍橋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回家探望。農忙的時候,她每天隔著江水和哥哥喊話詢問病情,心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幾天后,阿媽的病情再次加重了,央吉流著淚和丈夫匆匆忙忙往娘家趕,那條彎彎曲曲的山路在那一刻顯得更加漫長,她多想變成一只小鳥飛過江面,立馬回到阿媽的身旁去呀。 可是最后,央吉還是沒有趕上和母親見最后一面,這成了她一生的遺憾。村里的人們說,老阿媽臨終前曾一遍遍地望著門口詢問:“我的央吉還沒有到嗎?” 在那樣的歲月里,一江之隔的親人們像央吉和阿媽一樣,因為路途遙遠而沒能見上最后一面,多少老人沒能等到孩子,多少親人聚少離多,隔岸相望。 過江有了皮船、溜索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金沙江兩岸的村莊也跟著發(fā)展起來,過去要繞一天山路才能到達的村莊之間有了橡皮船,村里開始多出了一些靠渡船為生的人。 雖然地處干熱河谷地帶,氣候常年干旱,但每年夏季,上游降雨量增加,江水暴漲,船夫和過江的乘客們經常冒著生命危險來往于金沙江兩岸。 “有一次,頭一天上游剛下過大雨,江水一夜之間暴漲,把沿江的很多農田都淹沒了,可是一大早就有對岸的村民向我喊話,說有個孩子生病了,急著要過江送到奔子欄衛(wèi)生院救治,當我把船劃到江心的時候,一個大浪打過來,把橡皮船沖到了幾百米開外,一支船槳都被沖走了……”家住子仁村民小組的達瓦老人曾是村里的第一個船夫,回憶起曾經遇到過的驚險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那些年,對于像達瓦老人這樣的船夫來說,經常會遇到兩岸村民因為生病等特殊情況急著過江的情況,人命關天,即便條件惡劣,他們都要憑借技術和運氣義無反顧地劃船過江。 后來,村民們在金沙江上架起了溜索,金沙江岸的溜索發(fā)動機每天都在轟鳴,糧食、家具等物資靠著溜索運送,不管男女老少紛紛乘坐著溜索過江。那2米見方的溜箱懸掛在兩條拇指粗的鋼纜上,靠著一條小指頭粗細的鋼繩牽引。在距離江面數(shù)百米的高空中,溜索運行著,人坐在溜箱里,耳邊是呼呼的風聲,腳下是奔騰的江水。 2007年,德欽縣伏龍橋到拖頂大橋的公路終于通車了,江對岸的布卡村也因此受益不少,人們乘坐汽車進城采購物資、出行,再乘坐溜索過江,時間就節(jié)省了一大半。 江上架起彩虹橋,從此江水不隔情 隨著新的214國道建成通車,香格里拉市尼西鄉(xiāng)布卡村民小組也打通了一條通村公路,從214國道往山腳望去,一條彎彎曲曲的盤山水泥路修到了金沙江畔的布卡村口。 2015年,德欽縣交通運輸局對該縣5個鄉(xiāng)鎮(zhèn)8處原有溜索點施行“溜索改橋”項目施工,德欽縣奔子欄鎮(zhèn)奪通村委會子仁村民小組就在其中。 2015年1月,子仁柔性懸索汽車吊橋正式開工建設,從那一刻起,兩岸的村民們便日夜期盼著這座吊橋早日竣工。同年11月25日,歷時十個月,長140米,寬4.5米,設計荷載20噸,連接線總長1.8千米,總投資1225萬元的吊橋終于建成通車了。千百年來隔著一條江水相望的兩個村莊之間終于架起了橋梁,徹底改變了原始的交通出行方式。 在通車儀式上,兩岸的村民們不約而同地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用載歌載舞的方式慶祝這歷史性的時刻。 一支支情舞變換著不同的調子和舞步,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幾百年來隔岸對唱情舞的日子結束了,兩岸的村民們終于通過這座吊橋走到一起,用古老的情舞歌頌著共產黨的恩情,傳唱著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如今,兩個村莊之間來回用不了20分鐘,距離近了,村和村之間的聯(lián)系也更多了。2017年春節(jié),兩個村莊還聯(lián)合舉辦了籃球比賽、情舞友誼賽等豐富多彩的聯(lián)誼活動。 吊橋建成通車,在兩岸的村民看來,不僅僅改變了這里上千年的交通格局,更是將兩岸人民的心拉得更近了,情變得更濃了。 2017年7月,布卡村青拉姆家的新房破土動工了,兩岸的村民們自發(fā)的背起竹籃、扛起舂墻棍幫著忙活起來,一棟嶄新的樓房在村民們的幫助下拔地而起。青拉姆高興地說到:“以前交通不方便,大家走動的也就少,現(xiàn)在有了這座橋,兩岸的村民們已經親如一家了,誰家蓋房子、忙農活、有困難都會相互幫忙,日子越過越好了,情誼也越來越深了?!?/p> 從繞行一日到使用橡皮船,再從溜索到今天的吊橋,世代居住在金沙江兩岸的村民們終于把苦日子熬到了頭。夕陽西下,金沙江依然從這里奔騰而過,兩岸的村莊炊煙裊裊,一座橫跨江面的吊橋將兩個村莊連接了起來。 聽,那一曲深情、豪放的情舞調又唱起來了,只見水袖飛揚、舞步鏗鏘……這幅五彩斑斕的兩岸村民幸福新生活的畫卷慢慢展開。(此里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