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人遺田——白水臺(張國華 攝)?
納西東巴文化的發(fā)祥地:白地村(李志綱/攝)? 二月八是香格里拉市三壩鄉(xiāng)納西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年的農(nóng)歷二月初八,當?shù)厝罕姸紩碇?jié)日盛裝,相聚在白水臺,載歌載舞地歡度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每每這時,圣地白水臺就會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來,感受濃郁的納西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和白水臺神奇壯美的自然景觀。2016年3月16日就是農(nóng)歷二月初八了,大家可以去三壩鄉(xiāng)白地村白水臺一起感受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 往年三壩白水臺“二月八”剪影 ? ??
白水臺畔的白地村是納西東巴文化的發(fā)祥地,農(nóng)歷二月初八是當?shù)氐氖⒋蠊?jié)日,這一天,遠近八方的各族群眾都到此跳舞、對歌、祭拜白水泉。(李志綱/攝)
當?shù)厝罕娛掷痔鸺{西族民間舞蹈“阿卡巴拉”。(楊翠?!⊥蹙S韜/攝)
? 東巴鼓舞。(楊翠海 王維韜?李志綱/攝) 節(jié)日的白水臺旁,人們點起一堆堆篝火,在地上墊著松毛,擺上餌塊、粑粑、葵花子、梨、雞鴨魚肉等食品和熱茶。大家席地圍坐,親友們互相問候,開懷暢飲。飯后,人們圍成一圈,在悠揚的蘆笙聲和歡快的鑼鼓聲中翩翩起舞。青年男女多在濃蔭覆蓋的大樹叢中,對唱山歌。
對歌時,通常是男子先唱出這樣的歌詞: 今年這一天, 男女四方來; 藍天和白云, 歡聚分不開。
再由女子唱: 桌子四只腳, 團結(jié)一齊坐; 哥妹對山歌, 幸福滿心窩。 然后一問一答,彬彬有禮,十分有打趣。
二月八當天,當?shù)厝罕姕蕚湄S富的食物到白水臺野炊。(和金蓮 陳義/攝) 二月八的來歷 關(guān)于二月八的來歷,當?shù)丶{西族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三個妖魔在寧蒗地區(qū)為非作歹,被守護神看管起來。一天,趁守護神熟睡之機,妖魔逃出,變成三個美女,混入在山坡上唱歌跳舞的姑娘之中,企圖殘害她們。當妖魔快下手的時候,守護神跟蹤追來。他從納西族人家里要了兩個雞蛋,拿在手里,搖身變成一個姑娘,走進舞隊中。原來妖魔聞不得雞蛋味,一聞到雞蛋味,立即原形畢露,于是當場被擒。守護神感謝納西族人民的幫助,就在山坡上挖了個池塘,灌滿清泉,讓這一帶納西族人民于二月初八來這里沐浴,唱歌跳舞。天長日久,就演變成民族節(jié)日。
?“二月八”這天,當?shù)氐募{西族都要至此殺雞祭祀山神,并將雞血涂抹在四周的樹枝上,以示崇敬。(李志綱/攝)
求子洞。(楊翠?!⊥蹙S韜/攝)
取圣水。(楊翠?!⊥蹙S韜/攝) 白水臺景區(qū)介紹 白水臺海拔約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層層梯田。其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鈣經(jīng)陽光照射發(fā)生分解反應(yīng),形成碳酸鈣白色沉淀物,不斷覆蓋地面而形成的千姿百態(tài)的熔巖地貌。白水臺地勢隨山自然而下,是中國最大的華泉臺地之一,占地約為3平方公里。白水臺還是納西族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據(jù)稱,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羅(丁巴山郎)從西藏學習佛經(jīng)回來,途經(jīng)白水臺,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shè)壇傳教,白水臺由此成為東巴教徒的神圣之地。據(jù)有關(guān)專家測定,白水臺已有20—30萬年的歷史。
仙人遺田白水臺(李志綱/攝) 在臺地中央由十多個泉池相連,串成“天池”,自上而下一臺臺、一層層堆云積雪,純白如脂,瑩潤如玉,耀眼奪目,好似一個銀色的世界。臺中央的華泉小洲,宛如一彎新月,水從其中滑過;珠光閃爍,奇麗無比。泉邊綠樹成蔭,山花爛漫,天光云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隨著天光云影的變幻,景觀瞬息萬變,使人更增添了無窮的情趣。從遠處望去,白水臺如同用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清水從上面流過,猶如流銀瀉乳,蔚為奇觀。
納西姑娘(李志綱/攝) 白水臺如一朵綻放花朵,水從潭中流出,順地勢而下,形成的白色華泉地越來越寬,形成扇狀,恰似逐漸長大的白色花朵。在東巴教義中,白色最為神圣。站在臺地中央,倚著比人身還高的白色溶巖臺壁,看陽光灑在瀠瀠水流上,耀眼而圣潔的波光滌蕩心靈。每年農(nóng)歷二月八日都有隆重的朝拜白水神的儀式,那是納西人心目中神圣的一刻。
白水臺又有“仙人遺田”的美稱。步臨臺地,但見白水臺層層疊疊,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間,和白水臺下百姓的梯田極為相似。相傳,納西族的兩位天神為了讓當?shù)氐募{西族人學會造田耕地,特地變幻出來這樣一片"梯田",所以就有了"仙人遺田"的說法。
納西人家(李志綱/攝) 白水臺作為東巴教的發(fā)源地,在古今中外名人、學者心中,更有一種深刻的意蘊?! ∧靖摺⒗盍貭N、趙銀棠、楊世光先生的詩作對白水臺的贊嘆感詞令人回味無窮。 木高先生《摩崖詩》: “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云波雪浪三千隴,玉埂銀丘數(shù)萬塍;曲曲同流塵不染,層層瓊涌水常凝;長江永作心田主,羨此當人了上乘?!?/p> 李霖燦先生《白水臺》: “昔人往謁黃果樹,但見漫天蛟龍怒,鼓濤揚沫近不得,無緣描畫空癡慕。安得凝水三千仞,勾勒細摩入絹素,顛倒妄想亦可嗔,不意人間有覓處。白水臺前初驚眼,懸流真作白玉注。漫疑凝脂塑云水,卻喜白玉瀉瀑布。瓊流瑤液何時起?銀塍玉埂已無數(shù)。涌波迭臺相堆積,漪紋網(wǎng)路自回互。細細縷織云水態(tài),瑩瑩石上流不去。終日靜觀看不足,如展秋水洛神賦。大士何須一葦航,請試人間凌波步。萬斛水云任君行,寫入圖畫疑補助。風動風息皆有痕,水流水凝豈無故。對照明鏡澈纖塵,安得水住心不住。鄉(xiāng)人簫鼓舞龍神,約我謳歌同歡娛。曲盡歸來月當頭,一片鮫絹水晶路。便擬舉手謝世人,瑤臺非遙從此渡?!?/p> 趙銀棠女士吟曰: “高山樹密一澄潭,薄瀑淺流石鏡懸。白水白花稱白地,履冰踏雪上云巖?!保ㄟx自《玉龍舊話新編》之《登白地白水臺》) 楊世光先生嘆道: “東巴圣地早弘揚,我探崖詩到此方。天墾梯田栽玉米面朵,地供銀盞接瓊漿。斷流仍掛千尋瀑,臨暮猶生百丈光。猜是山山嫌太翠,故添另界素文章?!保ㄔd《原野》1989年第4期,收入《中甸縣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