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的態(tài)度、對烈士的認知,是一塊價值試金石,檢驗著個體的良知、社會的風(fēng)尚 9月30日——烈士紀念日。日前,隨著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這個嶄新的紀念日走進了日歷。以國家的名義緬懷英烈,用烈士的精神啟迪公民,這個日子無疑具有厚重的意義。 當年,鄧小平同志參加開國大典,站在城樓上,他感慨萬千,揮筆題詞:“永遠銘記著:在過去長期艱難的歲月里,人民英雄們用了自己的鮮血,才換得了今天的勝利?!苯裉?,我們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shè)立為烈士紀念日,并規(guī)定當天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依然清晰地向全社會傳遞一種理念:勿忘歷史,勿忘先烈,我們才能走得更遠。正如習(xí)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 據(jù)統(tǒng)計,革命戰(zhàn)爭年代,約有2000萬烈士為我國革命和建設(shè)事業(yè)獻出了生命。這當中,有名可考的僅193萬余人。哲學(xué)家說,為國獻身的英雄,是將生命價值發(fā)揮到頂點的人。歷史的天空上,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吶喊,有“為著蘇維埃流血”的誓言,有沖鋒號吹響后的進擊,有臨刑前對幼子輕聲的呼喚,有治理沙丘的身影,有穿行雪域的足跡…… 不管有名還是無名,千千萬萬的先烈,他們以身許國的壯懷、造福大眾的深情、義無反顧的抉擇,直可感天動地、蕩氣回腸。誠然,今天沒有槍林彈雨,也很少有生死考驗,但先烈們提出的人生課題并未遠去,并且以新的面貌拷問著今天的人們。 身處復(fù)雜的社會情境,如何處理個體與國家、個人與社會、自我和他人的關(guān)系?面對物質(zhì)潮流的激蕩,怎樣走出名與利、得與失、大與小的糾結(jié)?忠誠愛國、大公無私、舍己為人,這是烈士們用生命作出的回答。“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們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也樹起了價值的標桿,像一盞盞明燈,給今天的人們以光亮和啟發(fā)。從每年一億多人次瞻仰烈士陵園,到各界人士10年來為設(shè)立烈士紀念日奔走呼吁,銘記先烈功績、景仰烈士精神,正在匯聚為社會共識。每一個深深的鞠躬,每一次鼠標上的祭奠,其實都在進行情感和價值的雙重回歸。 當然,人們也痛心地看到,在一些地方,烈士陵園荒廢敗落,烈士的英名和事跡湮沒無聞。更有甚者,或打著“還原歷史”的幌子,或采取戲說惡搞的方式,明里暗里對一些英烈人物進行抹黑嘲諷。于是乎,在有些人眼里,一心為公成了“傻”的代名詞,艱苦奮斗被貼上“土”的標簽,高尚情操儼然是“假”的同義語。 魯迅先生早就告誡,一個沒有偉大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生物之群,一個有了偉大人物出現(xiàn)卻不知道尊重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奴隸之邦。嘲笑英雄、解構(gòu)崇高,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迷惘,走向的不是清醒而是迷途。丟棄歷史之鏡,何以看清自己?錯亂價值之維,怎能標定正確的人生坐標,又怎能守護公序良俗?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歷史的態(tài)度、對烈士的認知,是一塊價值試金石,檢驗著個體的良知、社會的風(fēng)尚。越是價值多元,就越要有主心骨;越是迷霧重重,就越要高擎火炬前行,烈士精神正是轉(zhuǎn)型期中國社會不可流失的思想鈣質(zhì)。 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國家和民族更是這樣。有位烈士的后代感言,設(shè)立烈士紀念日如同建立一座無形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將成為我們民族血脈相傳的一個載體。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信仰的力量無堅不入,精神的磁場無遠弗屆,紀念日是一種喚醒,更是一種建構(gòu)。樹起我們心中的“英雄紀念碑”,凝聚億萬人追慕先賢、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我們這個民族將更加偉大,我們生于斯長于斯奮斗于斯的偉大祖國也會更加可愛。(詹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