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這天,最神圣的儀式從傍晚開始。 日頭偏西后,父親從一鍋肉里撈起一塊肥瘦相間的肉放在大碗里,豎著插上一雙筷子,稱為盤福。再舀兩碗飯,又倒入酒和茶水,連同水果、香、紙、蠟燭放在一個竹篾制的篩子里,準備獻飯。 ▲ 老家記憶。 (苗青 攝) 在家里要獻天地、門神、灶君。父親神情莊重,一次次三跪九拜,口中還說著一些吉利的話。跪拜完后,父親把酒和茶潑灑一點出來,再燒紙錢。家里的儀式完成后,父親又端著篩子,趕往一里以外的廟上獻飯。傍晚的村莊有些寒意,父親弓著腰在夕陽里行走,目光堅定而虔誠。到達廟上,已經有許多人排隊等著獻飯。廟子不大,約10多平方米,供著關公像。逢年過節(jié)時,每家每戶都很虔誠地來廟里敬香、點蠟燭、擺祭品,據說能為家里帶來福澤。 這一天,照例打醋炭。父親在河畔精心挑選的光滑堅硬的鵝卵石,已在爐火里燒到全身泛紅。他找來一個瓷盆,鋪上柏樹枝和青松毛,再把醋炭石放在上面。父親一手端著瓷盆,一手端碗冷水,在家里轉一圈。他把水潑在醋炭石上,白色霧氣陡然升騰起來,繚繞在每個房間,“滋、滋、滋”的聲音不絕于耳。 夜深后,該到潑水飯的環(huán)節(jié)了。父親到廚房把事先備好的飯菜剁細后,端著一碗水走出大門,母親拿著香、紙跟在父親身后。他們找一片空地,把水、飯潑在地上,再點香、燒紙。之后,我們便圍坐在爐火前,聊一聊這一年的喜怒哀樂和家長里短。 過年這天,一定要“守歲”。父親還要在貢桌上壓幾張錢,稱為“壓歲”,祈福來年財源廣進。新年的鐘聲敲響,鞭炮聲、狗吠聲突然響起來,此起彼伏,劃破寂寥的夜空。父親揉揉眼睛走進房間休息,他很疲憊了。 幾十年來,父親在這些儀式的重復中慢慢變老。我的父輩們,自出生開始,便在年復一年的潛移默化中繼承祖先的遺志和習俗。他們敬天地、敬神靈、敬祖先、敬自然,其實是敬內心、敬自己。因為心有敬畏,他們在艱難歲月里以勤善立家、以慈孝感人、以悲憫處世,用點滴之力孕育希望,筑起村莊的脊梁。 ▲ 背水。 (張錦明 攝)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告別大山,告別過年的習俗。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清晰記得山村過年的場景。這些場景,有的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有的依然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