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臺在白地峽谷西端雪山腳下,位于北緯27.5°、東經(jīng)100°的交點附近。北、西、南三面靠山,向東俯瞰整個白地峽谷。白水臺又稱泉華臺地,屬于裸露地表的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中的碳酸氫鈣經(jīng)光合作用還原成白色硫酸鈣堆積而成,但在白水臺上卻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其中心地區(qū)約有200畝見方。從上到下自然形成五個臺(景區(qū)):銀珠翻花、明鏡映天、仙人遺田、神女顯靈、銀水游龍。每一景區(qū)都有各自的特點,令人驚嘆之余,目不暇接。遠遠望去,很像一枚光芒四射、耀眼奪目的明珠,光照十里之外;從近處仰望時,更像層層玉階直通天宮;步入其中,則仿佛置身于珠光寶氣之中,突然來到龍宮玉闕……還有那碧水綠玉的池水,狀如游龍的田梗,櫛次鱗比的波紋,巍峨挺拔的玉女,又會使你一步一回頭,一聲一個嘆!真是個:遠望似明珠,近看像游龍;白玉滿瓊田,銀階通天宮。古今中外,不乏有人為它陶醉,為它傾倒。 白水臺的年齡是許多學者和專家所關心的問題,也是令人疑惑不解的問題。曾有個地理方面的專家說是三十萬年,有的人如獲至寶,到處引用,深信不疑。我是個學文用文的,對地理地質的知識不甚了解,但對此不敢茍同。我私下估計,至少也應當有上千萬年的歷史。原因有四:一是全世界類似的喀斯特地貌有多處,人家有科學家在那里終年、終生研究,從未有人斷言,只有幾十萬年。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這類地貌,少則數(shù)百萬年,多則上千萬年甚至數(shù)千萬年。二是白水臺地處橫斷山脈與喜馬拉雅山主山脈之間,與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有直接、間接的關系。造山運動始于距今兩億多年前,結束于一億年前。由于地殼抬升,山體內部產(chǎn)生裂縫,地下水有條件融化石灰石(即硫酸鈣),積累大量碳酸氫鈣分解為碳酸鈣和二氧化碳,前者沉積,后者升華,于是形成了地表特異的景觀。我用這個觀點寫成了文章《白水臺》,登在三十年前省科委刊物《科學之窗》上,說明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三是考察整個白水臺,其范圍可擴展至現(xiàn)在的數(shù)十倍,至少有四五平方公里,只不過現(xiàn)在有的成了石巖,有的長了草叢樹林,有的被開墾為田地。形成這么大規(guī)模的地表,僅靠一兩個泉水,至少是上百萬年。更何況泉水流向十年一變,地表覆蓋物層層反復加碼,形成數(shù)百米厚度,沒有上千萬乃至數(shù)千萬年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許多人研究白水臺地質構造,僅僅著眼于現(xiàn)存的約200畝見方的華泉臺地,豈非瞎子摸魚?四是數(shù)十萬年來,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從未發(fā)生過大的地質變化,深藏地下的水流為何突然冒出,而且在短期內造出如此這般的景觀? 白水臺之所以能成為中外馳名的風光圣地,奇就奇在泉水的變幻莫測的神筆妙工之上。白水臺的泉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鈣而成為碳酸氫鈣。碳酸氫鈣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化合物,一旦遇到稍高的溫度,迅速發(fā)生可逆反應,釋放二氧化碳和氫氧化合物,還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根據(jù)這個原理,含有碳酸氫鈣的泉水一經(jīng)流出地表,由于有陽光直射,地表溫度升高,碳酸氫鈣迅速發(fā)生可逆反應,二氧化碳隨水蒸發(fā),還原物碳酸鈣就呈白色微粒沉積下來,久而久之,層層加厚。泉水有榮有枯,水流有大有小,加之不斷改變流向,使沉積物有機會直接接觸陽光,發(fā)生光化作用而變得細密、堅硬……如此不斷反復演化,使沉積物不但層層加厚,而且面積不斷擴大。無水時地表沉積物下沉變硬,久之變?yōu)楹谏?,有水時又鋪上一層新的沉積物而變白變厚,使地表形成一層又一層的覆蓋面。但這種覆蓋面不總是一個樣子,而是全依靠地表千變萬化的形狀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面。沉積物層層加厚的結果,不但完全蓋住了地表,而且改變了地貌,使它變得輝煌、潔白,變得異常美麗。隨著泉水的不斷流淌,沉積物覆蓋面不斷擴展、加厚,所到之處無不形成形狀各異美妙絕倫的景色。當泉水輕薄而均勻地鋪開并緩緩流淌時,沉積物形成平展的緩坡,形成第一臺景區(qū)下沿的扇面;當泉水流入平坦的地面時,形成一個又一個泉塘,由于積水下的沉積物見不到陽光,永遠是松軟的微粒;而塘埂由于與陽光接觸,不斷變硬、擴展,使池水越來越深。而與塘埂相連的地表,永遠與塘埂持平,形成平坦的地表,這便是第二臺景區(qū)的形成原理。當泉水來到第三臺景區(qū)時,便成為完全不同的情形,其成因也就更加復雜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