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來張藝謀的作品口碑一路走低,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新作《影》成為這個“十一”期間最具關(guān)注度的電影。9月30日,在湖北多地取景拍攝的《影》即將上映。28日,長江日報記者提前看片發(fā)現(xiàn),水墨畫一般的大膽用色讓《影》的影像風(fēng)格獨樹一幟,但整體觀感卻很“分裂”:影片前三分之二沉悶乏味,后三分之一卻又突然發(fā)力,權(quán)謀的反轉(zhuǎn),人性的拷問在片尾徹底爆發(fā),突然而至的戲劇張力讓觀眾們幾乎原諒了之前所有的不好。 黑白水墨就像美術(shù)片,湖北元素幾乎看不出來 跟張藝謀之前的所有古裝片一樣,色彩依舊是《影》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區(qū)別于之前幾部作品中的絢爛色彩,《影》的影像基調(diào)就是水墨畫般的存在。影片將顏色數(shù)量調(diào)至最低,貫穿全片的幾乎就是黑、白、灰三主色,不僅人物服裝是這三色,電影中的懸掛殿堂的太平賦也全是黑色,大都督子虞夫婦彈的琴瑟是冰冷的鐵灰色——這樣的冷色調(diào),倒也是符合影片冰冷的人性主題。除去人臉的肉色和后半段血液的紅色外,水墨畫一般的《影》,讓記者在觀影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錯以為,張藝謀這次拍攝了一部美術(shù)片。 拍攝期間,《影》曾到湖北咸寧、棗陽中國漢城·漢宮等地取景。不過,電影中近八成戲份都是室內(nèi)戲,而且雨幾乎從頭下到尾。除了短暫閃現(xiàn)的竹林能讓人想到咸寧的竹林外,電影中很難再找到湖北元素的影子——這點上來說,抱著期待觀看《影》的湖北觀眾們,可能多少會有些遺憾。 前沉悶后爆發(fā),高潮來得猝不及防 《影》講述了一個從八歲就被秘密囚禁的小人物,不甘心被當(dāng)成大都督的傀儡替身,歷經(jīng)磨難努力翻身的故事。在長江日報記者看來,《影》并不像張藝謀之前的幾部作品那樣考慮觀眾的感受,更偏重導(dǎo)演的個人表達(dá)。影片前三分之二,幾乎可以用“沉悶”來形容:平淡的推進(jìn)節(jié)奏,大量的對話戲,話劇式的人物沖突,幾乎沒有任何大場面的打斗鏡頭,可能會讓觀眾有些昏昏欲睡——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仿佛是當(dāng)年在影院中看侯孝賢的《聶隱娘》才有。 但如果你因為這三分之二放棄了整部影片的話,絕對是一個損失。從攻打沛城開始,影片的可看性陡升:水下版特洛伊木馬攻城的設(shè)定,沛國鐵傘軍面對境州楊家守軍的血肉相搏,雖然這些戲也存在槽點,但相比影片前半段確實要好看許多。影片的高潮則埋藏在攻城之后,沛國君臣的慶功戲上,這段壓軸戲劇情反轉(zhuǎn)力度之猛,場面之血腥,不僅會牢牢地將觀眾們摁在座椅上,也將“亂世之中,人人為己”的卑劣人性完全暴露在觀眾面前。 一人分飾兩角,鄧超令人印象深刻 在《影》中,鄧超一人飾演兩角:一個是沛國大都督子虞,一個是子虞的替身——“影子”境州。兩個角色不僅性格完全不同,身形也差異巨大:刀傷在身、病入膏肓的子虞枯瘦干癟,眼神渙散暴戾;“影子”境州則年輕魁梧,外表剛毅內(nèi)心軟弱。 為了演好這兩個角色,鄧超也付出了很多:飾演“影子”境州時他在短期內(nèi)進(jìn)行了大量的體能訓(xùn)練,迅速增重20斤;后期扮演子虞,又迅速減重40斤,真的瘦成了皮包骨。這樣折磨自己,看得出鄧超這次的用心和努力,以及想憑借此次的表演沖擊獎項的野心。 但之所以用“令人印象深刻”,而不是“亮眼”來形容,是因為鄧超在把控角色上多少有些用力過猛。與之相比,孫儷飾演的都督夫人小艾,明顯要自然許多。 槽點依舊不少,鐵傘舞有點“辣眼睛” 和張藝謀之前的作品一樣,《影》中存在的槽點也不少。片中“影子”境州一直在鉆研如何破解守軍大將楊蒼的大刀刀法,研究的結(jié)果竟然是必須在大雨中,用女人的身形揮舞一把鐵傘方能破解,這樣的設(shè)定著實讓人費解。 當(dāng)攻城之時,這個槽點被再次放大:被訓(xùn)練成雨傘軍的攻城部隊,在面對守軍時把自己變成了人體雨傘陀螺,在城中街道不斷翻滾挺進(jìn)。且不論這種方式是否會引發(fā)頭暈,他們起身之后,像女人一樣舞動鐵傘的鏡頭,著實是太“辣眼睛”,讓觀影現(xiàn)場也爆發(fā)出無法抑制的笑聲。(人民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