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生活中“開門七件事”之一,并且排行第四,但關于寫鹽與生活的文章卻很少見到。盡管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鹽的浸漬與調理,但我們好像沒有重視過它的存在,沒有在意過它的感受,就像右手和左手,因為能夠天天擁握,所以忘記了它的重要。 我們可以不吃糖、不吃苦,但我們不能不吃鹽。年長的人經常教訓年輕人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可見,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中,鹽始終是一種資源、一個資本或一些資歷,其重要性也是能與大米相提并論的好東西。 記得小時候,鹽巴一角伍分錢一公斤,屬于政府定價,誰也別想多賣一分錢,這個價格維持了好多年。那時的鹽沒有現在的精細,有些還是大塊頭的,用塑料編織袋包裝。賣鹽的人總是一邊稱鹽,一連用鐵錘把它敲碎,稱好后把鹽倒在一張土紙上,隨便一打包,就可以遞給顧客。因為鹽很廉價,又是生活必須品,所以老百姓要想形容哪家太窮,總是會說:“某某家已經窮得連鹽都吃不起了?!?/p> 后來,鹽巴不再散稱著賣,它被包裝成一公斤一袋的,價格也上去了些,賣三角錢。再后來,說是為了全民補碘的需要,國家要把食鹽統(tǒng)一加碘后,才允許上市,并且改成了半公斤一袋的小包裝,價格又上去了些。如今,超市里的食鹽品種繁多,包裝也越來越精細,變成了三、四百克,兩三塊錢一袋或一瓶的小包裝。除了傳統(tǒng)的加碘食鹽,又出現了以精鹽為基礎添加各種微量元素或營養(yǎng)、風味物質的加硒鹽、加鋅鹽、補血鹽、低鈉鹽、高鈣鹽等,還派生出了很多鹽的洗滌、洗浴用品和保健品。 在戰(zhàn)爭年代,為了能把鹽運送給被圍困的人,有人甚至不得不用厚棉衣吸足濃鹽水后又曬干,把它穿在身上,才能把鹽運送過封鎖線。等到了目的地,又通過浸泡棉衣淅出鹽水。 在古代,鹽不僅關系到國計民生、社會安定,更關系到政府的財稅收入,所以歷朝歷代政府都要壟斷和統(tǒng)一鹽業(yè)的開采、運輸和銷售,販賣私鹽甚至是要被殺頭的重罪。即使到了現今,鹽的產、供、銷、定價等也沒有完全放開市場。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鹽,而鹽的資源又分布不均,所以我們的茶馬古道、絲瓷之路其實也是古時候長途運鹽的道路。盡管現在交通方便了,鹽的產量提高了,但鹽依然需要長途運輸才能滿足各地的需求。 “在傷口上撒一把鹽”,被看成是貶義或有落井下石的意思,其實,在傷口上撒一把鹽也沒有什么不好。不管是身體上的傷口還是心靈上的傷痕,與其任由傷口發(fā)炎化膿,撒一把鹽總會有些消炎去腐的作用。如果實在是接受不了這種較強烈的刺激么,用淡鹽水清洗一下傷口肯定會有些消炎殺菌的好處。 漢語言非常豐富,許多生動的語言都是來自生活,讓人一看就懂,心領神會。我們平時炒菜,用油用鹽,只有油鹽進入菜里,才會香。否則,這菜就不好吃了。后來,我們就把“油鹽不進”用成一句俗語,來指聽不進別人的話、十分固執(zhí)的人。鹽是保鮮劑,用它淹漬肉類、蔬菜等食物可以延長使用時間。鹽是提味劑,誰要是炒菜做湯時忘記了放鹽,肯定會被臭罵一頓。即便只是一碗沒有形狀的“心靈雞湯”,也不能缺少鹽的成分來調和五味雜陳。 想想生命中每天必不可少的鹽,就會對它產生更多的敬畏之情。為我們的生活撒一把鹽吧,不宜多也不能少,恰到好處時最能體現鹽的奇妙與多姿。(湯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