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德剛《書緣與人緣》 這一本書,讓我讀得如此起勁,那樣一種意到筆隨的衡文評畫,飽含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真感受;那樣一種不落俗套的幽默闡述,讓你一邊讀一邊笑出聲來。我說的是唐德剛作品集《書緣與人緣》,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讀此書時,正值一些朋友出書,我便想:怎樣才算一本好書呢?《書緣與人緣》為什么能成為“好書”呢? 這本內(nèi)嵌光陰力量的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唐先生不僅有獨到的感受和獨特的材料,而且完全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胡適說:“讀書有心得,一定要寫下來;寫下來之后,才能變成你自己的知識?!边@是胡適先生曾告訴唐德剛先生讀書和作文的要訣。《書緣與人緣》能成為一本“好書”,首先與唐先生的讀書與記錄分不開。唐先生說,閱讀的范圍要擴大到古今中外、文法理工,只有這樣,寫日常見聞和讀書札記時的興趣才能隨遇而安?!皩W而不思則罔”,唐先生不斷觀察、不斷思考、不斷摸索再不斷讀書的求答案心情,數(shù)十年未稍輟。他的“讀書習慣”是,日常工作便是讀書,工余消遣,則是另一種讀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二十四小時,很少時間不在讀書。他讀書也講究“三上”(枕上、車上、廁上),他選書而讀的關鍵不在“熱門”與否,重點還是在著者其人、其風格、見識、學養(yǎng)和文筆,他愛不忍釋的是書中記載的貨真價實的“思想”。 這本書常常采用感性化的、靈動的筆調(diào),不故作理論的高深,而盡顯唐先生本色的質(zhì)地。唐先生的本色源于他從胡適等大師身上繼承的風格,其一,他領略了胡適治學精神的精髓——“半肯半不肯”,他對胡適前半生在學術(shù)上的貢獻并未“全肯”,他坦誠地說:“適之先生一輩子‘治學’就始終沒有沖出‘嘗試文學’和‘整理國故’兩大框框。至于‘實驗主義’,他在前半生‘介紹’則有之,言‘治’則尚不足也,‘跟進’就更談不到了?!逼涠葡壬且晃还已缘臍v史學家,謹遵胡適“有一分證據(jù)說一分話”的原則,他這樣評論顧維鈞:“他是世界上的第一流外交干才、舉世聞名的國際政治家,但是他搞的卻是個弱國外交……五十年中,凡他所經(jīng)辦的外交事件,多半可說是百分之七十的成功吧——至少他沒有喪權(quán)辱國,沒有在國際上丟人現(xiàn)眼。”唐先生的評述是公允確當?shù)?。其三,他評點文章有棱有角,好處說好,不好處說不好,說起真話來很痛快。他說:“沒有劉紹唐,就沒有《傳記文學》?!彼舱f:“恭維劉紹唐,并不是說他的《傳記文學》是篇篇珠玉。相反,二百四十二本《傳記文學》可能是個金礦,也可能是個大雜貨棧。”在學術(shù)觀點上一是一、二是二,這并不影響他們的友誼。 作家王開嶺說:“一冊好書,必有某種‘手工’的品質(zhì)和痕跡,作者必然沉靜、誠實、有定力和耐性,內(nèi)嵌光陰的力量?!碧葡壬摹笆止ぁ睒O具幽默。舉個例子,蘇雪林教授在罵唐德剛的書上說:“妄誕、瘋狂、荒謬、淺薄、輕率、欺詐、下流和輕?。环N種惡德,說不盡、道不完?!碧葡壬鷮懙溃骸疤K阿姨也太偏心,好帽子被我這位壞人戴盡了,使我兩位‘壞人’朋友——湖南‘騾子’周策縱、蘇州‘空頭’夏志清,都氣得胡子一飄一飄的,因為他二人竟然一頂也未分到?!?/p> 本書圍繞胡適、張學良、顧維鈞、劉廷芳、吳開先、劉紹唐、朱文長、陳其寬、楊振寧、卓以玉等人物展開,透過此書,我真切地感受到彌漫在唐先生文字中的文化余香和雜學厚度,也感受到他的清醒、沉穩(wěn)和自信。(段慧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