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一條悠悠的河,像土陶上曲折美麗的圖案,泛著古老而又年輕的粼粼微波。—— 題記 我記得那些童年里的夏天:六月的湯堆村,滿樹的白色薔薇花在農(nóng)田邊、路邊綻放,星星點點的藏房撒落其間,柵欄、白塔、向日葵地還有成片的洋芋花交錯在一起,就像是深藏在大山手心里的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 一幢幢高大的土掌房里傳出推敲拍打的聲音,透過雕花的木窗,屋子里的空氣在節(jié)奏均勻的泥片敲打聲中一片安寧。屋外,各種已經(jīng)成型的土陶胚子整齊地擺放著,它們在被燒制成黑土陶之前有著樸素的真身,那是泥土本來的面目。 車輛來往匆匆,偶爾,有游客慕名來到這里參觀或者是購買土陶。那時的孫諾七林老爺爺還沒有老態(tài),他接待完游客,把用紙箱包裝好的黑陶小心翼翼地遞到客人手中,好像在托付一個自己心愛的孩子,完了,他又坐下開始手中的制作,一件件造型樸拙的陶器,就在那雙手里誕生,化泥團(tuán)而成型再從烈火中鍍上高貴的黑色,古老的技藝活在老藝人長繭的手里。 在一旁的我早已蠢蠢欲動,天底下哪有不愛玩泥巴的孩子呀!孫諾七林爺爺給我一團(tuán)泥,趁著大人們說話的功夫,我就開始捏小鍋,揉粑粑,快活極了,那幸福的場景仿佛還在昨天。 “我家做陶已經(jīng)有五代人了,從11歲開始,我就跟著爺爺和爸爸學(xué)做陶?,F(xiàn)在,兒子、孫子也跟著我做。”…… “現(xiàn)在我們村不少年輕人都來跟我學(xué)做陶,還有的外國游客因感到好奇也會跟我學(xué),尼西黑陶過去被人們喜歡,現(xiàn)在還受歡迎,說明這種手工藝品不僅有特色還方便實用… …” 孫諾七林爺爺一邊說話一邊做土陶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記憶里,時至今日,我仍然驚訝于那樣一個老人,用那樣一雙手,做出那么多鍋碗盆壺。 聽爸爸說在60年前,尼西黑陶對于許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在孫諾七林等老一輩民間工藝大師的辛勤勞作中,在年輕匠人的接力傳承中,黑陶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光陰荏苒,幾十個春秋,孫諾七林老爺爺先后開發(fā)出了70多個品種的黑陶產(chǎn)品,使黑陶產(chǎn)品更加多元化,兼觀賞性與實用性。此外,他還廣收弟子,傳授技藝,培養(yǎng)出80余名陶藝師。他最拿手的是制作龍頭火盆和盛酥油茶的搖具,這兩種陶藝成了他的代表作,其中,土陶火盆、搖具和茶罐這3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對于我們家來說,黑黑的土陶,記錄著許多愛的記憶。記得爸爸媽媽給我講他們年輕時的事,說媽媽還在懷著我的時候第一次到尼西吃到了美味的尼西土鍋雞,得知舌尖的美味不僅來源于尼西土雞的香醇,更多的是來自于煮雞的那一口土鍋時,她深深感嘆尼西土鍋雞是食材和炊具的天作之合。 記憶中的爸爸是個尼西黑陶迷。他收藏了很多黑陶用品,為了讓我更深入的了解黑陶,爸爸還會在周末帶我到湯堆去拜訪黑陶大師孫諾七林爺爺。老爺爺家屋檐下有道獨一無二的紅白色瓷磚鑲嵌的花邊,這是因為他們家超過四代人均從事黑陶制作,村里的黑陶工匠幾乎都是他家的“徒子徒孫”,所以村里人給他家做了個特殊的標(biāo)識,這是很尊貴很榮耀的標(biāo)志。 老爺爺說:“現(xiàn)在迪慶州發(fā)展的路子好了,我們做的黑陶才能被更多的人認(rèn)識到,不然像以前,有幾個人知道你做的黑陶??!”看得出,他非常希望這傳承自古老的手藝能繼續(xù)傳承下去。 尼西是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南來北往的馬幫在運(yùn)送茶葉的同時,也把這里的土陶作為珍貴的貨物帶向四面八方,黑土陶就這樣走進(jìn)了滇西北各族人民的家中,成為人們?nèi)粘I钪须x不開的好伙伴。 過去,我們家鄉(xiāng)的黑陶只在本地使用,如今,我的家鄉(xiāng)發(fā)展得很快。高速公路、鐵路也快要修到了我的家鄉(xiāng)了,等到通車后,會有更多的游客來到尼西湯堆并將這里的文化產(chǎn)物帶向世界各地。 秋天來了,金色的向日葵裝點著美麗的湯堆村,孫諾七林爺爺已經(jīng)永遠(yuǎn)地離開了我們,但我總是覺得他還會在另一個地方安靜地制作黑土陶,那些透著黑黑的泥香的用具,一定繼續(xù)裝點著那里的人們的生活,裝點著自然的世界,佛的世界,人的世界。 記憶是條長長的河,河岸飄蕩著黑黑的泥香… … (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學(xué) 趙芊敏 指導(dǎo)教師 陳紅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