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一) 編者按:楊善洲同志事跡一經(jīng)報道后,全國各地、各界各部門迅速掀起了學(xué)習(xí)楊善洲先進事跡的活動。為使我州讀者對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從即日起我報將刊發(fā)由新華社、人民日報記者聯(lián)合采寫的《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一輩子》系列報道及敘事體長詩《公仆本色》。 文章以楊善洲工作生活中的小事為主線,從小事中見偉大,詮釋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一輩子忠于黨的事業(yè),一輩子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時代精神。 他走了,就像一個操勞了一生的老農(nóng)民一樣,走了……身旁留下一頂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煙斗;身后留下一個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風(fēng)燭殘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種地、喂牛、打豬草的女兒女婿,有開著農(nóng)用車跑運輸?shù)膶O子們…… 他奮斗一輩子,掏心扒肺讓老百姓的日子富起來,自己卻兩手空空而去,而把價值幾個億的森林送給了大山里的群眾。 照片上的他,溫暖地笑著,目光慈祥又明亮。 他,就是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 一輩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為家鄉(xiāng)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 1988年3月,楊善洲退休了。一頭牛,卸了架,該休息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他選擇了另一種活法。這是一次還債,也是最后的報恩。 地處施甸縣南邊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楊善洲家鄉(xiāng)最高的山。他16歲時父親病逝,和守寡的母親艱難度日,母親常常帶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藥,拿到集市上賣。是大亮山養(yǎng)活了他一家。 在日后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歲月里,楊善洲親眼看到曾經(jīng)長滿大樹的大亮山,一點點變禿變荒,亂砍濫伐,曾成為一個時代的隱痛。他不止一次向身邊的人訴說:“都是在我們手上破壞的,一山一山都砍光了,多可惜!我們要還債!要還給下一代人一片森林、一片綠洲!” 他當?shù)匚瘯浧陂g,曾帶人風(fēng)餐露宿,徒步24天,詳細了解大亮山的土壤、氣候、地理環(huán)境,一個“種樹扶貧”的夢想在他心中萌芽。 從不為家人辦事、不為家鄉(xiāng)辦事的楊善洲,對家鄉(xiāng)的人說:“退休后,我會給家鄉(xiāng)辦一兩件事的!” 現(xiàn)在,他退休了。 楊善洲婉言謝絕了按規(guī)定到昆明安家休養(yǎng)的厚意,說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團聚的愿望,留下一句滾燙的話:“我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說過的話就要兌現(xiàn),我要回大亮山種樹去!” 3月8日,楊善洲退休的第三天,他卷起鋪蓋,當晚就趕到離大亮山最近的黃泥溝。第二天,他帶領(lǐng)著從各方調(diào)集的15個人,雇上18匹馬,馱著被褥、鍋碗瓢盆、砍刀镢頭,一鼓作氣上了山。 晚上,他們搭起草棚,挖出爐灶,點起篝火,召開了大山上的第一個火塘?xí)h,做出計劃,第一年種樹1萬棵。是夜,狂風(fēng)四起,大雨瓢潑,窩棚被掀翻,爐灶泡了湯,一群人只好鉆到馬鞍子底下,躲過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 楊善洲的大亮山植樹造林就這樣開始了。 “好個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著栗炭火,后面積起馬牙霜”。 在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中,住下來,成為第一考驗。最初用樹枝搭的窩棚,不到半年就被風(fēng)吹爛了。他們又修建起40間油毛氈棚,冬天冷,夏天悶,碰上下雨,被窩常被淋濕。上山幾年,楊善洲患了嚴重的風(fēng)濕病和支氣管炎,夜深人靜,人們常常聽到他陣陣咳嗽聲從氈棚里傳出。 1992年,林場建起了磚瓦房,職工們首先想到了楊善洲,可他死活不住,他說:“我一個老頭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最后硬是把房子讓給了新來的技術(shù)員,自己仍住在油毛氈棚里,一住就是9年,直到全部人搬進了磚瓦房。 沒有公路,他們往山上運苗子和物資都是馬馱人扛,楊善洲常常一邊趕著馬,一邊挑副擔子,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 1990年,楊善洲跑到省上要了一筆錢,林場開始修路。有人主張請專業(yè)設(shè)計部門來做公路規(guī)劃,他不同意:“林場現(xiàn)在沒有多少錢,有錢也得用來買樹苗呀,我們自己干!”他找來一些儀器,每天背上一袋干糧出去測量,常常天不亮出發(fā),摸黑回來,14公里的山路,不知跑了多少趟,哪里有個窩窩,哪里有塊石頭,他都一清二楚。最后,全部路修下來,平均每公里只花了不到1萬元錢。 買樹苗資金不足,楊善洲就經(jīng)常提個口袋下山到鎮(zhèn)里和縣城的大街上去撿別人吃果子后隨手扔掉的果核,桃核、梨核、龍眼核、芒果核……有什么撿什么,放在家里用麻袋裝好,積少成多后用馬馱上山。他說:“撿果核不出成本,省一分是一分?!? 每年的端陽花節(jié),是保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節(jié),楊善洲就發(fā)動全場職工,一起到街上撿果核,成了花市上一道“另類”風(fēng)景。 有認識他的人說:“你一個地委書記,在大街上撿果核,多不光彩。”他說:“我這么彎彎腰,林場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不過,在大街上看到父親撿果核的女兒老二老三感到不光彩了,勸他不要再撿。他說:“是不是你們覺得丟面子了?不要老想著你們的父親是個地委書記,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你們感覺我給你們丟面子了,那以后不要說我楊善洲是你們的父親!”兩個女兒流下淚水:“爸爸,我們錯了……” 有一次,撿果核,楊善洲不小心撞到一個小伙子的自行車,小伙子惱了,張口就是粗話,有人趕忙把他拉一邊,告訴他老人是原來的地委書記,撿果核造林呢。他驚得半天沒吭聲,轉(zhuǎn)過身說了一句:“這樣的官?我服了!” 如今,楊善洲撿回來的果核,已成為大亮山上郁郁蔥蔥的果林。 楊善洲還常背個糞箕到村寨路上撿騾馬糞豬糞,給樹苗做底肥;到垃圾箱里撿紙杯、碗裝方便面的外殼,當營養(yǎng)袋,培育“百日苗”;坐長途車顛簸幾百里,從怒江引來紅豆杉,從大理引進梨樹苗。那年,栽樹季節(jié),他牽著馬去昌寧買樹苗,為了能及時把苗子栽上,他趕著馬連夜往回返,足足一天。 為種樹造林,楊善洲傾注了多少心血與艱辛,大亮山知道,每一棵樹知道,每一片綠蔭知道…… 1999年,楊善洲在山上用砍刀修理樹杈時,一腳踩到青苔上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 很多人都想,老書記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著拐棍,又走進了大亮山。 有人說,何必自討苦吃? 楊善洲回答:“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干革命要干到腳直眼閉,現(xiàn)在任務(wù)還沒完成,我怎么能歇下來?如果說共產(chǎn)黨人有職業(yè)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 22載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綠裝: 5.6萬畝人工造林、1.6萬畝雜木林、700多畝茶葉、50畝澳洲堅果、100畝美國山核桃…… 一輩子的生命坐標,心永遠貼在群眾的脈搏上 在保山,至今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楊善洲的“經(jīng)典段子”。 一天,施甸大街上一個趕馬人想釘馬掌,無人幫助,難以操作。見一鄉(xiāng)下模樣的人走來,忙說:“兄弟,幫個忙!”“干啥?”“幫我端馬腳釘馬掌?!薄昂?!”那人用兩手端起馬腳,雙腿前弓后蹬,用膝蓋撐住,趕馬人又割又釘,一陣忙活,半個小時,馬掌釘好,那人拍拍手和褲上的灰走了。一個過路人問趕馬人:“你可知道幫你釘馬掌的是哪位?”“不知道?!薄笆┑榭h委書記楊善洲?!壁s馬人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 施甸縣城邊一段公路上石工們正砌一座涵洞,工地上一片打石聲。一個年輕石工技術(shù)不熟,手上有點不聽使喚,忽聞旁邊有人說:“釬子要捏緊,下錘使點勁?!彼悬c不耐煩,脫口說:“有本事,你打我瞧瞧!”那人拿過工具,叮叮當當,一會兒工夫,一塊漂亮的芝麻形花紋石頭打成了。年輕人不好意思地咬咬嘴唇。那人走了,有人告訴他,教你打石的是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 楊善洲從20多歲起擔任縣領(lǐng)導(dǎo)直至地委書記,他始終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眾之中。 他很少呆在地委機關(guān),一年里大部分時間都在鄉(xiāng)下跑,頂個草帽,穿雙草鞋,隨身帶著鋤頭、鐮刀等各種農(nóng)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塊地里的草長高了就鋤兩把。地里看過了,群眾訪問過了,這才到鄉(xiāng)上縣上。他說:“與群眾一起勞動,了解到的基層情況最真實?!? 保山有5個縣,99個鄉(xiāng),每一個鄉(xiāng)都留下了楊善洲的腳印。龍陵縣木城鄉(xiāng)地處中緬邊境,不通公路,是最遠的一個鄉(xiāng),很少有領(lǐng)導(dǎo)去。楊善洲上任不久,便徒步4天,進了木城鄉(xiāng)。 在一間破舊的茅舍前,一位農(nóng)民把他引進屋。一張用竹竿捆扎的床,一張草席,火塘旁放著一只破瓦罐,楊善洲走到那位農(nóng)民面前:“老鄉(xiāng),對不起,我沒有當好這個地委書記……” 當夜,楊善洲召開鄉(xiāng)干部會議,他說:“我得先做檢討,你們這里的山是荒著的,地是閑著的,人的肚子是癟著的,袋子里是空著的,我沒盡到責(zé)任。我們要立即行動起來,幫助父老姐妹鏟除貧窮的根子,讓他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天,他從木城出發(fā),又徒步3天,跑遍了周圍的幾個鄉(xiāng),十幾天后,保山地委做出了改變邊境貧困鄉(xiāng)村面貌的實施方案。 楊善洲常對地委一班人說:“我們干工作不是做給上級看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只要還有貧困和落后,我們就應(yīng)該一天也不安寧!” 不安寧,成為楊善洲燒在心頭的一把火,為了群眾能過上好日子,他一刻也不安寧。 “一人種三畝,三畝不夠吃。”這是早年流傳在保山地區(qū)的順口溜。由于保山地區(qū)山區(qū)面積占91.79%,土壤貧瘠、種植方式落后、農(nóng)田水利設(shè)施薄弱,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在解放初期很低。 楊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們是黨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餓肚子,我們就失職了!” 他專門在保場鄉(xiāng)種了半畝粳稻試驗田,試驗“三岔九壟”插秧法。一畝地可以提高產(chǎn)量三四百斤。為讓群眾熟練掌握這一種植技術(shù),他常年跑田間地頭,親自示范推廣。 1982年的插秧季節(jié),龍陵縣平達鄉(xiāng)河尾村的幾個農(nóng)民正在地里忙活。 一個農(nóng)民打扮的老者走了過來:“你們插秧的方法不對,村干部沒跟你們講‘三岔九壟’插秧法嗎?” 農(nóng)民們以為他是路過的農(nóng)民,沒好氣地答:“你會栽你來栽嘛!” 楊善洲二話不說,卷起褲腳就下了田,一邊講一邊示范。插秧是倒著插,越往后插得越快,農(nóng)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很快他就跑到最后去了。 直到現(xiàn)在,保山當?shù)厝罕姴逖磉€用這個“三岔九壟”。他還種了“坡地改梯田”、“改條田”、改秈稻為粳稻等各種試驗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單產(chǎn)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國農(nóng)業(yè)會議在保山召開,保山獲得“滇西糧倉”的美譽,楊善洲則被人們稱作“糧書記”。 毋庸回避,楊善洲也不是事事都看得準。他也承認自己在某些問題的認識上落后于農(nóng)村改革的實踐。但當他一旦了解到群眾的意愿,便會義無返顧地為之奮斗。(新華社記者張嚴平、楊躍萍 人民日報記者姜潔、宣宇才) ——追記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二) 一輩子的精神品格,用手中權(quán)力老老實實為人民辦事 1985年,保山地委建辦公大樓,第一層已經(jīng)建起,這時,昌寧金華鄉(xiāng)發(fā)生水災(zāi)。楊善洲立即趕往災(zāi)區(qū),看到老百姓受災(zāi)嚴重,十分難過,回到保山,命令辦公大樓在建項目馬上停工,把資金拿來救災(zāi)。有人想不通,認為可以從其他地方調(diào)動資金。楊善洲激動地說:“如果眼看著人民群眾在受苦,我們卻安逸地坐在這么富麗堂皇的大樓里,悠閑地辦公,你不覺得有愧嗎?” 在楊善洲的心里,對人民群眾永遠懷著一種謙卑與敬重,他們真正是主人,他是公仆。 公仆如牛。楊善洲說:“我就要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下鄉(xiāng),總像一個三人戰(zhàn)斗小組,司機、秘書,一輛212吉普,其他隨員一個不要。上路,直奔田頭。 碰上飯點,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結(jié)賬,絕無例外。 有一次,在龍陵縣調(diào)研,結(jié)束時,三人在縣委食堂吃了一頓飯,一碗白菜,一碗蒜苗,一碗酸菜炒肉,外加一碗蘿卜湯,一共6.5元。秘書去結(jié)賬,縣委書記推辭:“菜很簡單,我用我的伙食費去沖抵就行了?!? 回保山路上,楊善洲突然問起吃飯是否結(jié)賬,秘書如實相告。 “停車,你立刻搭班車回去結(jié)賬!”他的口氣不容商量。 秘書只好下車,攔了一輛公共汽車,回去結(jié)了那6.5元的伙食費,可他在路上來回的車票、住宿卻花了33.5元。他一路都在想,這就好像用一只雞去換一只雞蛋。 回到保山,一連幾天,他想著最后全部由老書記掏錢結(jié)的這筆花費,忍不住脫口而出:“為了6塊多,你又花上33塊多,值不值?” 楊善洲接口道:“賬不能這么算,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的人不能占基層便宜!” 他豈止是不占便宜。 當時,機關(guān)的同志下鄉(xiāng)每天有4毛錢補貼,20多年里,楊善洲一大半時間都在鄉(xiāng)下跑,卻從沒拿過一天的補貼。他說:“和群眾比,我有一份工資,已經(jīng)很好了。” 有一個給他當了兩年半秘書的同志堅持每次下鄉(xiāng)后都把書記的補貼辦好,開了存折存起來。楊善洲知道了,沒吱聲。1978年,他在大官市果林基地聽說當?shù)厝罕姼懔謽I(yè)多種經(jīng)濟想養(yǎng)蜜蜂,但沒錢買蜂箱蜂種,一下子想到了秘書幫他存的出差費,一問,竟有400多元,他很高興:“這下解決大問題了,把它全部給他們買板子打蜂箱,把蜜蜂養(yǎng)起來!” 楊善洲用錢“散”是出了名的。走到哪里,看到困難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個群眾買種子、買牲口少錢,他就從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勸他不必,他說:“我是這里的書記,老百姓有困難,我能看著不管嗎?” 用錢“散”的楊善洲,自己的生活卻“摳”得很。 他常年住在辦公室旁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張木桌,一張木板床,床上一個草墊子和草席;穿的總是一身發(fā)了白的灰色中山裝,夏天草鞋,冬天膠鞋;喜歡抽煙,還舍不得抽紙煙,天天一包煙葉子一支煙斗帶在身邊。他走到哪里,誰也看不出他是個大干部,曾經(jīng)鬧出幾次去賓館開會被服務(wù)員擋在門外的笑話。 楊善洲更“摳”的是,他絕不允許自己占公家一丁點便宜。 他的家在保山施甸縣姚關(guān)鎮(zhèn)大柳水村,離保山有100多公里。他回家從來沒用過一次公車,都是自己買車票坐班車回到施甸縣城,往下的路當時不通車,他就徒步走回到大柳水村。他的理由很簡單:“回家是私事,不能用公車!” 1984年的一個星期天,楊善洲回家后與三女兒楊惠琴一起回保山,突然天降大雨,淋得沒法走,他們就到一旁的姚關(guān)鎮(zhèn)政府躲雨,鎮(zhèn)黨委書記說:“老書記,我和縣上聯(lián)系,來接你。”他說:“接什么接,我們躲一下,等雨停了就走?!? 父女倆躲了一陣,見雨不停,就打著雨傘走了。區(qū)黨委書記趕忙給縣委辦公室打電話,縣委辦公室主任深知老書記的脾氣,專門派車,他肯定不坐。于是,他想了個主意。 駕駛員小李按吩咐,開車沿大路朝老書記駛?cè)ィ雒鏁r不停車,開過幾公里后再折回來,趕上他們,大聲招呼:“老書記,去哪里?是去施甸嗎?我剛辦完事,正好捎上你們一腳!” 楊善洲沒想到他們的招數(shù),確信是偶爾相遇,這才和女兒一起上了車。到了施甸,父女倆買上車票回到保山。 楊善洲的二女兒楊惠蘭是鄉(xiāng)里的民辦老師,那年考地區(qū)中專差一分落榜,他拍著女兒的肩頭說:“別難過,明年再考?!迸畠簡枺骸鞍职郑敲髂赀€考不上,你能給我安排個工作嗎?”他嚴肅地回答:“不行!我沒這個權(quán)力?!焙髞砼畠嚎忌狭斯k教師。為此,縣里特別叮囑楊善洲的秘書:“請你一定要告訴老書記,他家老二是自己考上的,和我們沒關(guān)系。” 在楊善洲眼里,權(quán)力是人民的,他只是為人民來行使,行使的標準,就看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 有一年,他的一位老相識從外地回來分配到公社工作,老相識找到他,希望幫忙轉(zhuǎn)到城區(qū)。楊善洲說:“為什么首先考慮的不是工作而是個人利益?這是黨組織集體研究決定的,你應(yīng)該去報到,以后有困難再研究?!? 在回地委的路上,楊善洲對秘書說:“地委是黨的機關(guān),要告訴機關(guān)所有的干部,不能為那些只圖個人利益的人開方便之門。” 回到地委,一位親戚早已在屋里等候:“大哥,你現(xiàn)在說話辦事都管用,把我愛人和小海從鄉(xiāng)下調(diào)進城里吧。就求你這一次……” 楊善洲笑了:“我這個共產(chǎn)黨的干部可真不好當,辦私事的都把我給包圍了……”他對這位親戚說:“我手中是有權(quán)力,但它是黨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 多少年來,楊善洲把“后門”關(guān)得緊緊的,但他的“前門”總是敞開的。地區(qū)農(nóng)科所農(nóng)藝師畢景亮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在農(nóng)村,家里比較困難,楊善洲在地委常委會議上提出:“像畢景亮這樣的科技干部我們要主動關(guān)心他,盡快解決他的困難。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決其他科技干部的后顧之憂?!? 群眾說:“老書記‘后門’上的那把鎖是沒有鑰匙的,但是他幫助干部群眾解決困難的鑰匙卻揣了一大串!” 一輩子的為官情懷,寧愿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與群眾一道承擔起通往幸福生活路途上最后的艱難 環(huán)抱在山洼洼里的大柳水村,是楊善洲這輩子從未起過根的家。他生在這里,長在這里,20歲就成了這一帶有名的石匠。后來,在這里娶了媳婦成了家。又后來,他跟著共產(chǎn)黨的土改工作隊走了。 然而,對于這個家庭,走出的男人身份的改變,絲毫沒有影響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深處的一家人的人生軌跡。他們和大山里每一個農(nóng)民一樣,至今依然過著地里刨食、山上找錢的艱辛生活。 看上去,很普通的幾間磚瓦房是2008年才建起的。村里人說,他們家原先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 1967年,老房子破得挺不住,一到下雨,到處漏水。妻子張玉珍看著婆婆和娃娃在雨水中躲來躲去,無奈之下去了保山,找到當家的說了家中的難。楊善洲聽了,半晌無語,摸遍全身,找出僅有的30元錢:“你先拿這些錢去姚關(guān)鎮(zhèn)買幾個瓦罐,哪里漏就先接一下,暫時艱苦一下?!? 妻子回到家里,告訴孩子們:“你們的爹爹確實沒辦法,他很窮,我們以后再也不能給他添麻煩了,家里的日子我們先湊合著過吧。” 多少艱難困苦,張玉珍靠著山里女人石頭一般的堅韌挺了過來。 3個娃子上學(xué),當家的捎回的錢不夠,一到秋天,她就每天跑十幾里山路去采野果子,背到集市上去賣,一背簍能賣2元錢。 1986年,姚關(guān)鎮(zhèn)一個年輕的副鄉(xiāng)長到楊善洲家,看到老書記的老母親、老伴、孩子一家人正在吃包谷飯,家里糧食不夠吃,很難過,趕快讓鄉(xiāng)民政送來兩袋救濟糧。楊善洲知道后,立刻讓家人把兩袋糧送回去,并狠狠批評了那位副鄉(xiāng)長:“很多人家連包谷飯都吃不上,要接濟就應(yīng)該接濟比我們更困難的群眾。大家都在窮,我一個地委書記能富得起來嗎?” 早在1964年,楊善洲擔任施甸縣委書記時,組織上就提出把他的妻子孩子轉(zhuǎn)成城鎮(zhèn)戶口,他謝絕了。 楊善洲擔任保山地委書記后,按照上級有關(guān)政策,地、師級干部,家在農(nóng)村的母親、愛人和不滿16歲的兒女可以“農(nóng)轉(zhuǎn)非”,可他卻把申請表格壓在抽屜里一直不辦。他說:“大家都來吃居民糧,誰來種莊稼?身為領(lǐng)導(dǎo)干部,我應(yīng)該帶個好頭。我相信我們的農(nóng)村能建設(shè)好,我們?nèi)叶荚敢夂?億農(nóng)民同甘共苦,建設(shè)家鄉(xiāng)!” 1988年,家里人想在施甸縣城附近建個房,為他下山進城辦事方便,家里人也可多照顧他。他同意了,心底里更多是為彌補多年來對家人的愧疚。于是兒女先借下5萬元錢,買了地,蓋了房。老伴找到他:“能不能湊點錢,幫娃娃們還還賬?” 楊善洲東拼西湊只湊到9600元。老伴問:“9600塊,能還5萬?”賬還不上了,為了不拖累兒女們,楊善洲做主,房子還沒住就賣了。 這件事在保山廣為流傳,人們編成了順口溜:“施甸有個楊老漢,清正廉潔心不貪,蓋了新房住不起,還說破窩能避寒”。 楊善洲的根,就這樣永遠留在了大柳水村。 每當有人問起張玉珍老人:“你當家的是‘大官’,你一家子怎么還過得這么苦?” 老人總會平靜如水地說:“他當官是為國家當,又不是為我們家當?!? 也有人問過楊善洲,作為一個兒子、丈夫、父親,你對家人有愧疚嗎?他點點頭,低聲地說出兩句話:“自古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那一刻,他眼里有淚。 這個秉性忠厚質(zhì)樸的山里人,何曾沒有一腔兒女之情! 母親早年守寡,他是母親的孝子。每年,他都會花錢從保山買一包補藥,煨給母親吃幾天。地委的人都知道,只要書記老家來信說是母親病了,他一定回去。母親89歲那年,他回去探望,原打算第二天就走,看到老人家病重在身,便留下來,日夜侍奉,整整住了9天。這是他離家?guī)资曛校貋碜〉米铋L的一次。老母親是在他的懷里去世的,他抱著母親的頭失聲痛哭:“娘,不是兒子心腸硬,只因為您兒子是人民的干部!” 他疼愛妻子。每次回家,哪怕住一晚他都會下地,把要做的農(nóng)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滿了。逢年過節(jié),總記得扯幾尺女人家喜歡的花布。他23歲娶了她,那會兒窮,沒給她點什么物件。他出去了,可這事一直沒忘。直到1997年,他省吃儉用攢下500塊錢,塞到她手上:“替我給你買個戒指吧?!? 他是慈祥的父親。3個女兒都是他給起的名——惠菊、惠蘭、惠琴,愛樹愛花的父親,把女兒們在自己心里種成了三棵美麗的花。每次回家,他都會從粗大的手掌里給娃娃們變出幾塊糖,幾個果子,然后拉著她們的小手一塊下地干活?;萏m總忘不了,有一次爹爹給她梳頭,扎的兩根小辮子就像兩只小牛角。 楊善洲這一輩子,是帶著他的家人和他一起擔當起一種胸懷,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他心疼家人,但是,看著更多的還在艱難中的群眾,他別無選擇。 ——追記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書記楊善洲(三) 一輩子天高地闊的豪情,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楊善洲病了。他得了肺癌。盡管家人瞞著他,他心里明白,這一回,是過不去了。 其實,對于死亡,他并不在乎。重要的不是死,重要的是如何生。他欣慰,這一輩子選擇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即使在人生最后的年月,他依然沒有愧對自己的心。 作為大亮山5萬多畝林場的指揮長,他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在林場拒絕拿一分錢工資,只接受每個月70元錢的生活補貼,后來隨物價水平,漲到了100元。林場曾多次要給他一個月500元補助,他總是一句話頂回去:“我上山是來種樹的,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不僅不要錢,他還倒貼錢。 他下鄉(xiāng)、出差都是自己掏腰包,22年里,他在林場從沒開過一張發(fā)票,沒報過一張單子。 按照保山當?shù)卣撸M資金可以有5%—10%的提成,按這個額度計算,楊善洲這些年前前后后引進的資金應(yīng)該有40萬元的提成,他從來沒要過一分錢。他說:“拿工資就要干活,引進項目是本分,怎好意思提成!” 上級部門考慮他年紀大,上山下山不容易,給他配了一輛吉普車,他還是老規(guī)矩,私事不用公車,用了就要交錢。他老伴去醫(yī)院看病,用了4次車,他一共交了370元的汽油錢。 1993年,楊善洲的孫子到大亮山林場打工,后來受不了山上的艱苦想去外地。按當初他和林場的簽約,干不滿5年違約要交罰金。林場的人找到楊善洲,為他孫子說情,孩子年少,罰金就算了。他一口咬死:“皇帝的兒子也不行!違約不處罰,以后還怎么管?”后來硬是盯著場里罰了他孫子300元違約金。 對自己和家人嚴上加嚴的楊善洲,對林場職工關(guān)懷備至。有一個工人得了肝硬化,大量腹水,生命垂危。他一家子都在農(nóng)村,拿不出錢醫(yī)治,家人邊哭邊為他準備后事。楊善洲得知后,連夜趕到縣城醫(yī)院,找到醫(yī)生說:“我們這個工人夠苦了,沒享過一天福。你們要全力搶救,只要對病人有用,要什么藥就盡快去調(diào),醫(yī)藥費,我負責(zé)!”醫(yī)院第二天調(diào)來了特效進口藥,工人的命保住了。楊善洲去醫(yī)院探望他,這位工人抓住老人的手,淚落如雨。 有人曾問,楊善洲憑了什么能攏住十幾個鐵桿追隨者,在一片荒山禿嶺上造出這么大一片森林? 林場的人說,我們就是沖著老書記這個人,再苦再累,跟著他心甘情愿! 大亮山就這樣在楊善洲帶領(lǐng)的這支隊伍手中變樣了。 樹苗兒一片片擴展,一年年長高,長成了林子,匯成了5.6萬畝的林海,林海招來了云,蓄住了水,昔日干涸的大亮山在水的滋養(yǎng)下“活”起來了。 多少年,喝水靠馬馱人挑,婚喪嫁娶送禮要送兩擔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門口喝上了甘甜的水。有了水,農(nóng)民種起了蔬菜、蘑菇、茶葉……拉到集市上換回了錢。 多少年,山里人出門沒有路,如今,林場的一條大路串通了村村寨寨,山里跑起了大大小小的運輸車。 多少年,山里人沒有電,如今,林場的電拉到了七嶺八坡,夜晚的大亮山如同掉下一片星星。 多少年,荒蕪的大亮山嚇跑了所有山里的野生動物,如今,這里又出現(xiàn)了野豬、野雞、狗熊,還有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葉猴。 大亮山成了聚寶盆。 有關(guān)部門算了一筆賬:整個林場約有1120萬棵樹,按每株30元的最低價算,總價值也有3億多元!林子每年成長,又是一筆可觀的綠色存款,至于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更無法估量。 楊善洲笑了。 這時他才感覺自己老了。老了,就要做老了的安排。 2009年4月,82歲的楊善洲作出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把大亮山林場的經(jīng)營管理權(quán)無償移交給國家。 他說:“這筆財富從一開始就是國家和群眾的,我只是代表他們在植樹造林。實在干不動了,我只能物歸原主?!? 施甸縣政府決定獎勵楊善洲10萬元,被他當場謝絕:“我早就說過,自己辦林場是盡義務(wù),不要報酬?!? 保山市委市政府決定給予他20萬元的特別貢獻獎。經(jīng)再三勸說,他接下了。轉(zhuǎn)過身來,給保山第一中學(xué)捐出10萬元,給林場建瞭望哨捐出3萬元,給山下老百姓修建澡堂捐出3萬元。 他最終留下4萬元。因為,他想到了老伴,一個一輩子含辛茹苦、給他撐起整個家、沒享過他一天福的老伴。 他對老友說:“如果我先走了,在這個世界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了?!? 他決定把這4萬元留給老伴,讓他一生愧疚的這個好女人安安穩(wěn)穩(wěn),一路走好…… 2010年,楊善洲突然病倒。他預(yù)感到,他真的要走在老伴前頭了。他躺在病床上,老伴來看他,倆人都說不出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兩雙眼睛都在淌淚…… 他知道,她懂他。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比她更懂他的了。他為什么一生選擇了這樣一條人生道路?根,在大柳水村。 他16歲,滇西抗戰(zhàn),被派去參加擔架隊。和他一起抬擔架的是一個叫劉貴的40多歲的農(nóng)民。劉貴用繩索將年少的他套在擔架上,萬一滑倒,他會拽住他。上坡時,劉貴叫他在前,他在后;下坡時,劉貴讓他在后,他在前。少年的他走得輕松穩(wěn)當,可他走得揮汗如雨,磨爛的草鞋露出腳趾,在山路上留下點點血跡。 這件事在他心里裝了一輩子,父老鄉(xiāng)親給予他的真情,成為他日后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人一輩子為人民謀幸福的源泉。 后來,村里土改。他家是佃農(nóng),沒有一分田地,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分到一畝地。沒曾想,他家分到了10多畝地,從此可以在自己的田地上種莊稼了。他感恩共產(chǎn)黨。也就在那一年,22歲的他,娶了鄰村21歲的她。 再后來,他走出家門,成為共產(chǎn)黨的一員,懂得了共產(chǎn)黨的理想與信仰,他的心一下子變大了,認下一條道,這一輩子要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生。 她懂他。病床邊起身,她輕輕留下一句話:“病好了,就回家……” 他終于要回家了。 這之前,他在林場房前仔細種下一棵玉蘭花,這是萬千花中他最喜歡的花。玉蘭花在當?shù)胤Q “報恩花”,他說,這棵花是我對家人最后的表達了。 這之前,他給林場4棵雪松仔細培了土,這是他當年上山時帶上來的4株小盆景,如今已在大亮山上扎下根,蒼翠挺拔。他說:“共產(chǎn)黨人就要做雪松?!? 2010年10月10日,楊善洲告別人世。 他留下話:不開追悼會,不辦喪事,遺體火化,如果我的親朋好友和家屬子女想念,就到雪松樹下坐一坐吧…… 這是大亮山最悲傷的秋天,層林如挽,長風(fēng)當泣…… 成千上萬的百姓扶老攜幼,涌出家門,為他們的老書記送行…… “一塵不染香到骨,兩袖清風(fēng)昭汗青”……哀思如潮,挽聯(lián)如織。 “楊善洲,楊善洲,老牛拉車不回頭,當官一場手空空,退休又鉆山溝溝;二十多年綠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場,創(chuàng)造資產(chǎn)幾個億,分文不取樂悠悠……” 這首歌唱遍了整個大亮山。(新華社記者張嚴平、楊躍萍 人民日報記者姜潔、宣宇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