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因此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迪慶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尤其需要從文化認同著力。 一、迪慶以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xiàn)實基礎 迪慶州位于中國西南邊陲,是“茶馬古道”“藏彝走廊”的重要交會處,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迪慶成為了26個民族共同居住的融合區(qū)域。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經濟上相互依賴、情感上相互親近,共同織就了一幅和睦共處的美麗畫卷。同時,迪慶立體垂直的地理氣候使各民族聚居分布也呈現(xiàn)出垂直的狀態(tài),漢族、納西族、白族生活在河谷地帶,傈僳族、彝族生活在高半山區(qū),藏族生活在高寒山區(qū),這種獨特的民族分布方式促進了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直接催生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族際關系模式。除此之外,香格里拉的文化價值理念是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文化差異的,其核心理念是和諧,這種文化價值理念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迪慶在處理“多元”與“一體”關系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把握好“四對關系”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科學方法論。在這個框架內,正確處理“多元”與“一體”關系居于核心位置,應當在尊重差異性的基礎上更多地強調共同性,共同性是引領、是導向、是基礎和本質,尊重差異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迪慶在處理“多元”與“一體”關系時,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個別人錯誤地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少數(shù)民族被漢化的過程。二是部分機關工作人員在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多元”與“一體”的關系,從而導致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出現(xiàn)“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xiàn)象,進而削弱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活動效果。 三、迪慶增強中華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 (一)挖掘各民族共生共存的文化符號,增強中華民族認知認同,探索各民族共榮共生的文化標志,強調“每個家庭成員”的共性,以此提升中華民族身份的認同感。一是在服飾文化中探尋文化的共性。如彝族對數(shù)字“9”的發(fā)音為“固”,寓意著“牢固”,彝族婚禮中新人穿的衣服扣子為9顆,象征著婚姻的穩(wěn)固與長久,這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9”的吉祥寓意不謀而合。二是在婚禮文化中,探尋文化的共性,如彝族、藏族、納西族、傈僳族等民族喜歡在秋季舉行婚禮,這一習俗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落葉歸根”“豐收”觀念緊密相連,認為秋季結婚寓意著婚姻生活美滿。通過挖掘這些共通的文化符號,以各民族易接受的方式,妥善處理“多元”與“一體”的關系,從而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加強歷史教育喚醒共同歷史記憶,增強中華民族情感認同。歷史教育作為各民族共同命運的歷史長卷和集體記憶的載體,對喚起各民族的共鳴情感,增強身份認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將“五史”、迪慶歷史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國民教育、社會教育范疇,創(chuàng)新宣講方式,例如,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向基層群眾宣講“五史”、迪慶歷史,并將其融入教材,通過成立學生宣講團、舉辦演講比賽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二是確保中華民族共同歷史記憶的表達形式和傳播渠道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利用報刊、書籍、電臺、電視臺、抖音、快手、微視、微博、小紅書等多種媒介,通過學校、家庭、博物館、美術館、互聯(lián)網、圖書館、革命舊址等多種平臺,采用歌舞、微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廣泛傳播中華民族共有歷史記憶,增強中華民族情感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