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理麻線不是好姑娘,不會紡麻線阿哥瞧不起?!?過去,織布、繡花、做腰帶是傈僳族婦女必備的生活技藝。而今天,這項編織技藝瀕臨失傳,被列為州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42歲的傈僳族婦女李玉梅卻用這個瀕臨失傳的傈僳族傳統(tǒng)技藝,織就幸福生活。 記者走進維西縣白濟汛鄉(xiāng)共吉村馱吉村民小組李玉梅家時,她正在自制織布機上忙碌著,低頭、彎腰、穿線、踩腳、擺手加緊,所有動作一氣呵成,五彩的布匹在她身后如彩虹般傾瀉而下。 李玉梅說,她從小喜歡編織,喜歡繡花?!皬氖邭q開始繡花臘裱、織腰帶,做了幾個臘裱、織了幾條腰帶,我自己也記不清了?!崩钣衩氛f,村里大多數(shù)人穿的衣服、背的臘裱、系的腰帶和圍腰幾乎都出自她的手。 李玉梅主要做花臘裱、圍腰和帶子。“前幾年,我做出來的臘裱、圍腰都送給村里人?!崩钣衩氛f:“作為商品銷售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目前花臘裱能賣到100元一個、圍腰120元一床、帶子50元一條?!?/p> 李玉梅說,2009至2010年,她賣花臘裱、圍腰和帶子,每年可以收入2萬元左右。農(nóng)閑時,她繡花、織布,然后到黑日多、中路、維登、小維西的街子上擺攤,生意好時,一天可以賣到1000多元。自從修二級公路以來,沒去擺攤,都是別人上門來批發(fā)?,F(xiàn)在,縣城、維登、巴迪都有人在賣她的產(chǎn)品。 在李玉梅家,電視機、DVD、電磁爐、電飯煲、沙發(fā)等家具一應(yīng)俱全。 “這些編織技術(shù),打算傳給誰?”“傳給大女兒。”李玉梅說小女兒讀初三,老二遠嫁外省?!袄洗笠蚕矚g編織、繡花,跟我的愛好差不多,我相信她能學好?!?她說。 (記者 余麗芹) 離開李玉梅家時,她還在織布機上忙碌??粗妹€織出來的單層和雙層的布料及帶斜方格的圖案、帶花邊的腰帶以及那些艷而不俗的花臘裱、花腰帶、花圍腰。眼前浮現(xiàn)的是物資匱乏年代,居住在深山的傈僳族婦女用靈巧的雙手織出一匹又一匹麻布來縫制一家老小的衣裳的情景,不禁為這項古老的傈僳族編織技藝得到傳承并能成為傈僳族婦女發(fā)家致富的技能而欣慰。 ——記者手記 |